【感控笔记-刘运喜】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控平台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

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控平台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
刘运喜
整理:李光友(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 
审核:吴怀英

506653-069398a45eef1db634120170417003.jpg


监控平台数据的构建基于过程数据的区域性监控平台,目的是利用监控平台数据开展循证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指标(2015版)的通知,其中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有13个指标,作为国家或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如何获取这13个指标,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统一数据收集的国家或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需要信息系统抓取各医院诊疗过程中HIS、LIS系统中自然产生的医院感染相关过程数据,由平台自然生成,基于过程数据的监控,而不是由各医院直接上报的结果数据。建立数据平台就是各个医院信息系统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共享,解决这一问题需建立区域监控平台,使数据同质化、标准化。


一平台总体思路1、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指引(指标牵引)
2、建立医院感染基本数据集(关键问题)
3、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平台(核心)
4、监测平台实施自动到采集医院日常运营中自然产生的、客观的过程数据
5、监测平台自动生成《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指标》
6、省质控中心对辖区的医院实现有效监控、考核评价
7、国家质控中心对各省质控中心进行有效监管、客观评价

二关于基本数据集包括7大类72数据元。
分别是11项通用类数据;2项患者自身风险类;10项诊断信息类;22项诊疗相关风险类(手术、用药、操作);13项实验室检测相关风险(病原学、血清学);4项体征相关类(发热、腹泻);10项医院感染结果判读类。


三平台存在的问题1、各医院《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的统计规则和部分策略与NICC平台统计规则有所差异;

2、不同医院数据抓取规则和《数据集指南》不匹配;
3、其他情况导致平台数据和医院自身数据存在差异原因:如诊断感染判断标准、诊断排除(上报平台之后)、感染部位分类方式不同、部分指标统计归属科室不同;
四下一步计划1、发布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

2、发布《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及指标细则》,各级质控中心和各级各类医院监测指标的统计方法同质化;
3、探索围绕数据的质控中心工作模式:数据采集、反馈常态化、信息化、带着数据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督导;
4、围绕医院感控能力建设,推动重点指标在试点医院持续改进,并将改进方案标准化;

五监控平台可以达到的效果1、平台可生成《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等级评审》、抗生素专项整治、三好一满意等专项活动所要求的绝大部分指标;
2、通过设置“一周内、同一病区、检出院内感染同一致病菌3例及以上”等条件进行预警院感聚集事件,达到实时掌握疑似暴发动态,做到早期干预;
3、覆盖面广(全国各级、各类医院);
4、数据实时、准确,各医院可以利用监控平台数据开展询证监测;
5、可以实时干预;
6、可以建立全球独有的国家医院感染监测平台;



展望
刘运喜教授给大家分享解读了部队区域医院感染监控平台18所医院收集的11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督导检查干预。没有挖掘,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法评价,通过监控平台数据收集、挖掘、分析,从而达到精准感控。同时对医疗质量的管理都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未来将建立一个国家医院感染监控平台,实现精准化、同质化、标准化管理。

图文编辑:朱迪

审稿:高晓东/马嘉睿
 

2 个评论

这个很赞
未来世界就是大数据时代,精准感控就要首先掌控数据!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