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传播时所面临的议题----台湾感染控制杂志

管制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传播时所面临的议题

张家铭 柯文谦

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内科部 感染科

   

    由于盛行率逐年升高,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在临床照护重要性也愈来愈高。目前有多个相关感控准则被提出,在执行这些VRE感控准则时,仍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成本效益、执行的可行性及合适度、不同照护机构的适用性、不同盛行率地区所应采取的感控措施、限制抗生素使用与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的关系,及某些基因检测与院内群突发的相关性,目前仍未有适当建议及足够研究证实。本文提出当前执行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感控措施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困难,供大家思考解决方案,并可考虑做为将来研究方向及题材。
前 言

自1988年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被发现后,VRE已成为最重要的抗药性菌种之一。到目前为止至少,发现有六种万古霉素抗药性基因(vanA、vanB、vanC、vanD、vanE、vanG)。与对照组(带万古霉素敏感性肠球菌的病患)相比,体内带有VRE的病患,死亡率较高、住院天数较长、住院花费较高、收案后需接受手术,及需住加护病房的机会较高[1,2],复原后需转送至长期照护机构的机会也较高。另外一个潜在的危机是,VRE可能将其万古霉素抗药性的基因传给具oxacillin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形成抗万古霉素之金黄色葡萄球菌,美国于2002年已报告二个病例。而在目前尚无适当的药物以消除VRE移生的情形时,感控措施是降低VRE移生及感染的唯一方式。台大医院比较1997至2000年有执行,及2001年后没有执行VRE感控,发现若有执行VRE感控措施时,VRE盛行率较低(出院每千人0.03-0.09次),而2001年后没有执行VRE感控时,VRE盛行率暴增(出院每千人0.2次)[3]。然而在执行感控介入时,特别是在使用VRE感控准则时,仍会面临一些问题,包括:(1)若仅能降低盛行率而非完全消除VRE时,感控准则的执行需能符合成本效益;(2)准则执行时,不需非常完美即可有成效;(3)准则能持续执行;(4)能适用于非学术性的急性照护机构;(5)能适用于非急性照护机构;(6)限制抗生素使用与VRE的关系;(7) esp基因与院内VRE群突发的相关性[4]。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
已邀请:

樵夫&&

赞同来自:

无法完全消除VRE时,感控准则的执行需能符合成本效益

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执行咨询委员会 (HICPAC)于1994年所建议预防VRE传播准则,提到在高危险群病患 (如加护病房、肿瘤或移植病房病患),可定期执行VRE筛检 [5]。美国医疗照护流行病学会 (SHEA) 2003年准则,也有此建议 [6]。

在美国主动筛检被认为可以降低VRE,马里兰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对十床加护病房的研究,认为主动筛检比起无筛检,每年可减少39%移生率;若一开始将所有刚入住加护病房病患先隔离,直到VRE阴性才解除隔离,则每年可减少65%VRE移生率。而被动筛检及隔离仅能减少4.2%的移生率 [7]。但即使执行主动筛检等积极措施,无法完全根除VRE。D'Agata等人针对血液透析单位研究,发现不论一开始有多少病患VRE移生,随时间经过,最后会维持12%VRE盛行率 [8]。但这些研究减少的是VRE移生率,而非需用药治疗的感染率。

此外主动筛检是否适用于一般住院病患仍未知。Furuno等人比较65位VRE感染病患,及19,126位对照组病患,发现对一年内住过院病患做主动筛检,其预估VRE感染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88%,其正预测值较低 [9]。因此在VRE低盛行率医院,或是住院天数低的加护病房,主动筛检仅能预防少数VRE移生个案之发生 [7]。

对执行VRE感控措施的成本效益如何,Montecalvo等人认为在VRE高危险群病患执行主动筛检及隔离计划,降低VRE盛行率,是符合成本效益[10]。Muto等人比较二家大小及疾病复杂度相似的二家医院,一家执行VRE主动筛检及隔离计划,另一家没有,结果发现后者VRE血流感染盛行率较高,对此付出费用预估是另一家医院的三倍 [11]。但上述成本效益研究,均是在盛行率较高地区所做,而台湾目前VRE的盛行率较美国为低,在盛行率及感染率达到何种程度医院,执行主动筛检及隔离,才能符合成本效益,仍有待研究。

2006年美国医院感染学会 (HIS)及感染控制护理协会 (ICNA) ,对于VRE预防及控制建议,仅在群突发时才做病患主动筛检; 在群突发时对于照护人员做VRE筛检,目前尚无证据指出照护人员肠道带有VRE,会造成病患VRE移生或感染。因此,不建议群突发时,常规做照护人员VRE筛检 [12]。

樵夫&&

赞同来自:

目前准则需要确实的执行,才能发挥成效[color=Blue]

美国医疗照护流行病学会2002年年会的一篇报告,提到每周VRE培养筛检、积极隔离防范,可成功减少VRE; 但每周培养筛检完成率需高于97%,才能在四个月后看到VRE盛行率减少17% [6]。前述D'Agata等人针对血液透析单位的研究,发现唯"二"可以降低盛行率的因素,是减少病患与医护人员比例至1:1,及改善洗手率至100%。这是几乎不可能做到,即使做到,也仅能将盛行率降至3%,而非消灭VRE[9]。要求如此高配合度,多数健康照护机构实务面很难达成。

手部卫生,被认为是控制多重抗药性微生物传播最重要方式。美国CDC从1996年,开始建议接触所有病患后均需洗手,作为标准防护一部份。许多评估洗手研究,却发现医疗照护人员,执行医疗处置前后的洗手配合度不高,平均只有40%,有些甚至低至10% [7]。即使在执行提高洗手率改善措施后,成效仍有限。一家医院为提高洗手率,由心理学家、艺术家及感控专家,共同设计了一个「谈话墙」,在执行多年洗手运动后,发现洗手率仅由48%提升到66%,医师洗手率仍偏低 [14]。

芝加哥一个评估VRE传播程度前瞻性研究,也可看出感控工作之困难度。一间800床医院的21床加护病床,将所有病患及周围环境做采检,确定那些地方带有VRE,将带有VRE病患做接触隔离。接着每天观察六位早班照护VRE医护人员,照护VRE病患时曾碰触的地点。在人员照护工作前后,做手部及手套VRE采检,及碰触地点VRE采检。观察八个月后,发现医护人员有151次在碰触VRE污染处后,再去接触不带VRE地区,其中有16处原本不带VRE,在医护人员碰触后出现VRE,传播比率约为10.6% [15]。

除手部清洁外,VRE可存在于干燥环境中数天至数个月(七天到四个月),而医院环境,如床栏、轮椅、电子肛温计、耳温枪、血氧浓度测定器、门把、床上餐桌、治疗床、病患服等,也有分离出VRE报告[7]。因此在VRE病患进行接触隔离时,每天确实环境消毒是很重要的感控工作。尤其经常有手部接触区域,如床栏或门把,需更频繁且更严格的清洁消毒。Byers等人发现在例行性常规环境消毒后,仍有16%医院环境点,还有VRE存在 [16]。即使以消毒水喷洒后,立即以纸巾擦干,也不能完全清除VRE; 最好以消毒水浸湿污染区十分钟以上,再擦拭干净,较能确保消毒效果 [17]。

樵夫&&

赞同来自:

目前准则在关注期后难以持续

VRE可在健康照护机构环境中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感控措施须持续才能见效。不管是主动筛检、隔离、严格洗手,或是环境消毒,都难以持久执行。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医院针对医院可能有VRE的内外科加护单位,所做主动筛检计划研究中,其筛检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时期间隔期间约十六个月并无

其它介入措施。第一段时期感控介入持续十一个月,可将VRE发生率从每万人日5.8降至3.8。第

一时期结束后间隔一段时日,其发生率升至11.4,而第二时期感控介入,只能降至7.7[18]。这些结果显示单使用目前准则,无法长久控制VRE。

另一个研究在某个血液透析单位发生VRE群突发后,持续执行VRE感控措施五个月,之后由于单位设备不足,加上透析时间限制,及常出现一些急救过程,常无法严格执行完整的VRE感控措施,决定终止执行严格VRE感控措施,仅对一些腹泻、伤口渗出液及导尿管出现VRE时,才进行VRE感控介入 [19]。

目前感控准则效果,在急性照护以外机构,仍有待证实

VRE准则目前仅显示在一些急性照护机构 (特别是学术性照护中心) ,可有效地降低感染盛行率; 在其它型态照护机构,如私人急性照护机构、长期照护机构、或门诊,其效果仍未经证实,更遑论其是否能真正确实执行感控准则。此外,若带有VRE移生病患病况好转,可出院转到长期照护机构,或血液透析诊所时,这些照护机构自认无法执行完整感控措施,担心VRE会在单位内散布,常会拒绝接受这些VRE移生病患。这些感控设备及微生物检验不足的机构,遇到可能有VRE长期移生病患,需长时间居住时,感控准则如何执行,仍有待讨论[2]。

在美国VRE已是长期照护机构重要问题,一个针对长期照护机构住民转到医院时,VRE盛行率的前瞻性研究,发现100位住民转到医院时,有45位被发现身上带有VRE[20]。另一个针对日间照护机构横断式研究,发现该机构有3%病患带有VRE,其中一位病患从未去过其它医疗机构,或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目前并无针对长期照护机构之专用VRE准则,一般用于急性照护机构之准则,为达成短期感控效果,可能忽略VRE移生,已存在持续数年之事实[21]。

樵夫&&

赞同来自:

限制抗生素使用与VRE的关系

已有许多研究,指出抗生素使用是造成VRE感染或移生原因之一。这些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第三代头孢子素[22,23]、抗厌氧菌制剂、及fluoroquinolones [23,24],但有些研究并不认为万古霉素与VRE有关[24,25]。对肠球菌有效的乙酰胺与乙酰胺抑制剂复合制剂,如piperacillin/tazobactam、ampicillin/sulbactam,有人认为可取代第三代头孢子素,减少VRE盛行率[26,27];有人则认为增加

piperacillin/tazobactam使用,不影响VRE发生率[28]。此外,减少抗生素使用,是否可以预防VRE发生,不同研究有不同结果[29]。已发生VRE移生或感染病患,或已发生群突发情形,减少抗生素使用,其效果有限[2,8]。
esp基因与院内VRE群突发的相关性

2001年Lancet杂志刊载一篇关于VRE基因与院内传播相关性研究,该研究从欧洲、美国、澳洲收集了120株造成院内群突发,与45株非群突发的VREF (E. faecium),另外从动物身上分离出的98株VREF。发现120株造成群突发的VREF中,有115株带有esp基因;而非群突发与从动物身上分离株,则没有任何一株带有esp基因[30]。国内叶国明等人分析9株从无菌部位分离出来的VREF,也发现6株带有esp基因[31]。但也有研究指出大多数易造成群突发的E. faecium,不管其是否对万古霉素具抗药性,均带有esp基因 [32]。目前有人提议在VRE盛行地区,可先侦测VRE有无esp基因,以决定是否开始执行感控措施,但其适当性及可行性,尚待进一步确定 [33]。
结 论

由于欧美盛行率逐年升高,因此VRE在临床照护重要性也愈来愈高。本文仅提出当前执行VRE感控措施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困难,供大家思考解决方案,并做为将来研究的方向及题材。

jiaxin&&

赞同来自:

谢谢版主,很好的资料,下载学习。

yaqi&&

赞同来自:

下载学习了,多谢版主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