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病例讨论
本帖最后由 狼头 于 2016-2-25 09:58 编辑
一、 男孩 年龄30分钟
入院诊断:新生儿窒息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氧,以及对症支持等处理,入院3天出现面色及全身皮肤黄染,考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予蓝光光疗退黄处理。入院5天出现发热,头部左侧头皮红肿,皮温升高,触摸局部,患儿哭闹。考虑:头皮感染。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联合抗感染,百多邦局部外用,支持对症处理。经治疗12天,患儿病情好转,须继续住院巩固治疗,家属自请出院。
二、 女孩年龄 30分钟
入院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氧、洗胃急救。青霉素防治感染,以及对症支持营养等治疗。入院5天患儿出现发热,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升高,CRP:134.6mg/L,但患儿无明显感染灶,考虑: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经住院治疗11天,患儿病情好转,家属自请出院。
三、 女孩 年龄30分钟
入院诊断:早产高危儿。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吸氧,营养支持对症等处理。入院2天出现面色及全身皮肤黄染,考虑: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加用蓝光光疗对症处理。入院4天出现发热,查体双下肢红肿,以膝关节以下明显,局部皮温升高,触摸,患儿哭闹。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升高,CRP:167mg/L,考虑皮肤感染,治疗给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联合抗感染,百多邦局部外用,支持对症处理。经住院治疗8天,患儿病情好转,家属自请出院。
四、 男孩 年龄1小时
入院诊断:新生儿窒息;亲生儿挤压综合征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氧、保暖,青霉素防治感染,以及对症支持营养等治疗。入院4天出现面色及全身皮肤黄染,考虑: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加用蓝光光疗对症处理。入院7天出现脐周红肿,脐部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考虑新生儿脐炎,给予双氧水脐部护理,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入院10天出现口腔黏膜及舌面满布白色乳凝块物,拭之不去,考虑鹅口疮,给予5%SB兑水洗口腔,制霉菌素擦口腔。经住院治疗12天,患儿病情好转,结账出院。
经过管床医师对病情介绍后,结合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使新生儿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主要发病与死亡原因。病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等因素,分别针对患儿出现医院感染情况从医疗、护理、院感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经过病案分析讨论存在如下问题:
1、患儿在重症监护室的奶瓶消毒存在隐患,未达到灭菌处理;
2、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比例不足,有实习生进入,存在隔离及无
菌操作措施不合理的可能性;
3、重症监护室医师不固定,存在同时管理外面病房患儿的情况;
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
4、重症监护室的工人和外面病房共用,存在工人造成交叉感染的
危险;
5、器械设备不足可能造成不能执行终末消毒,存在造成交叉感染
的危险;
6、由于HIV感染病人的增加,以及入院病人的初筛不完全,可
能给儿科重症病房管理带来极大风险。
7、儿科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儿的仔细观察,尽早发现异常并报告
医师,让患儿得到及时的处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通过此次病案分析与讨论,结合新生儿易感染的特点,从护理技术,抗生素使用,环境物表、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管理,不断改进,以适应儿科不断开展新的救治措施的同时作好院感控制的管理,尽可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
一、 男孩 年龄30分钟
入院诊断:新生儿窒息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氧,以及对症支持等处理,入院3天出现面色及全身皮肤黄染,考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予蓝光光疗退黄处理。入院5天出现发热,头部左侧头皮红肿,皮温升高,触摸局部,患儿哭闹。考虑:头皮感染。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联合抗感染,百多邦局部外用,支持对症处理。经治疗12天,患儿病情好转,须继续住院巩固治疗,家属自请出院。
二、 女孩年龄 30分钟
入院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氧、洗胃急救。青霉素防治感染,以及对症支持营养等治疗。入院5天患儿出现发热,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升高,CRP:134.6mg/L,但患儿无明显感染灶,考虑: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经住院治疗11天,患儿病情好转,家属自请出院。
三、 女孩 年龄30分钟
入院诊断:早产高危儿。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吸氧,营养支持对症等处理。入院2天出现面色及全身皮肤黄染,考虑: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加用蓝光光疗对症处理。入院4天出现发热,查体双下肢红肿,以膝关节以下明显,局部皮温升高,触摸,患儿哭闹。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升高,CRP:167mg/L,考虑皮肤感染,治疗给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联合抗感染,百多邦局部外用,支持对症处理。经住院治疗8天,患儿病情好转,家属自请出院。
四、 男孩 年龄1小时
入院诊断:新生儿窒息;亲生儿挤压综合征
大概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氧、保暖,青霉素防治感染,以及对症支持营养等治疗。入院4天出现面色及全身皮肤黄染,考虑: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加用蓝光光疗对症处理。入院7天出现脐周红肿,脐部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考虑新生儿脐炎,给予双氧水脐部护理,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入院10天出现口腔黏膜及舌面满布白色乳凝块物,拭之不去,考虑鹅口疮,给予5%SB兑水洗口腔,制霉菌素擦口腔。经住院治疗12天,患儿病情好转,结账出院。
经过管床医师对病情介绍后,结合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使新生儿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主要发病与死亡原因。病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等因素,分别针对患儿出现医院感染情况从医疗、护理、院感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经过病案分析讨论存在如下问题:
1、患儿在重症监护室的奶瓶消毒存在隐患,未达到灭菌处理;
2、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比例不足,有实习生进入,存在隔离及无
菌操作措施不合理的可能性;
3、重症监护室医师不固定,存在同时管理外面病房患儿的情况;
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
4、重症监护室的工人和外面病房共用,存在工人造成交叉感染的
危险;
5、器械设备不足可能造成不能执行终末消毒,存在造成交叉感染
的危险;
6、由于HIV感染病人的增加,以及入院病人的初筛不完全,可
能给儿科重症病房管理带来极大风险。
7、儿科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儿的仔细观察,尽早发现异常并报告
医师,让患儿得到及时的处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通过此次病案分析与讨论,结合新生儿易感染的特点,从护理技术,抗生素使用,环境物表、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管理,不断改进,以适应儿科不断开展新的救治措施的同时作好院感控制的管理,尽可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0 个回复
院感小哥&&
赞同来自:
娜姆&&
赞同来自:
糊涂快乐&&
赞同来自:
家有千金&&
赞同来自:
狼头&&
赞同来自:
狼头&&
赞同来自:
ohj妮&&
赞同来自:
那例鹅口疮患者有脐炎,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引起鹅口疮,管床医师述结合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使新生儿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主要发病与死亡原因,临床会下新生儿感染使用抗生素,却又找不到明确的感染灶,不知合理不,又不敢不用。
ohj妮&&
赞同来自:
嘻嘻,下次写个精准点的标题,多谢提醒
自由飞翔167&&
赞同来自:
731219234&&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