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确定了解吗?——关于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区别

2015年度最后一次辩论赛(【万金兆元】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否需要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封闭进行中。在正反双方的组内讨论和相互辩论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关于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解读,双方产生了一些分歧。
最基础的反而是最难理解的!


有人认为:标准预防只是针对血液体液而言,接触隔离包括了所有的诊疗环节中的接触行为。
也有人认为:标准预防包括了隔离,一个是大的范畴,一个是具体的执行过程 。
还有人认为:隔离是指采取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而各种方法、技术都包含在标准预防、无菌操作和清洁消毒等制度中,所以只要各种日常工作到位,就不必再谈隔离。
..........


那么这些观点说的对吗?
标准预防、额外预防,到底在说的是什么?


欢迎大家讨论。
 
已邀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额外预防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和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个人理解: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这里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1、无论知不知道,都认定为有传染性,那这个传染性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呢?不清楚,但大致就三种传播方式,所以隔离措施也就分成了接触、飞沫和空气三类隔离方法。(标准预防里的手卫生是针对接触、口罩是针对飞沫或空气等。)
2、双向防护是这个概念的最基本要点,双向防护其实和这里讨论的无关,因为这只是把谁当成传染源的问题,这是针对“传染源不明”才设置的标准预防这个概念。传播方式其实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三类。

那什么叫额外预防?
按字面上其实不难理解,标准防护之外的、额外增加的一些防护措施,叫额外预防。
那究竟是指那些措施呢?说到底,其实还是那三个隔离方式,和标准预防唯一的不同就是“我知道它是否有传染性”,也就是“传染源是明确的”。


所以,我的观点:
这两个概念不是针对“隔离方式”上的互补关系,而是针对“传染源是否明确”上的互补关系。
仅仅是一个不知道传染源在哪,所以普遍预防,一个是我知道它是传染源,所以额外增加预防,

无论是标准预防还是额外预防,其隔离方式是一样的。
题外话,“额外预防”名字改为“强化预防”似乎更合适。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组合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安全注射、防护用品使用等。具有普遍性。
额外预防是在确保标准预防的同时,针对某一些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和预防的额外预防措施。具有针对性。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7.2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7.2.1患者的隔离
7.2.1.1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7.2. 1. 2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7.2.2 医务人员的防护
7.2.2.1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7. 2.2. 2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7.3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症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7.3. 1 患者的隔离
7. 3. 1. 1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7.3. 1. 2 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7.3. 1. 3 应严格空气消毒。
7.3.2 医务人员的防护
7.3.2.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7.9.2.3。
7.3.2.2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7.3.2.3 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6章的规定。
7.4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7.4.1 患者的隔离
7.4.1.1 遵循7.1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7.4.1.2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动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7.4.1.3 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7.4.1.4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7.4.1.5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7.4.2 医务人员的防护
7.4.2.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7.9.2.3。
7.4.2.2 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6章的规定。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