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回首2016:进入肠道微生物的世界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16 次浏览 • 2016-12-30 16:11 • 来自相关话题

回首2016:进入肠道微生物的世界
来源:生物360 / 作者:李易潇 / 2016-12-02

转眼间,2016年即将远去,我们将要迎来了崭新的2017年。回首2016年,国内外的肠道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非常之快,有了不少显著的成果。下面让小编带你进入微生物的世界,让我们一一细数2016年肠道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吧。
1月8日,Frank Maixner和同事发现来自冰人的肠道微生物给远古人文地理提供了线索。

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PLoS Pathogens 上的研究解析了D型流感病毒HEF蛋白及其与不同受体类似物的复合物结构。

2016年2月,Laura Blanton和 Martin Schwarzer的两项新的研究展示了营养不良是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并确认了某些特定种类的微生物能够抵消营养不良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对全球数百万营养不良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2月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吉龙领导的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机理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关键的Abl癌蛋白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蛋白翻译进程的紊乱,以及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BGL3的异常表达,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bl癌基因诱导免疫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

3月18日,Mercedes Gomez de Agüero等人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母体的微生物组会影响其后代的免疫系统。

6月9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用来表征与人体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的一个新的计算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来自两项规模最大的微生物群研究的数据。

7月19日,Dan Knights及其同事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提出,缺乏植物纤维的现代西方饮食可能与人类消化道微生物组的不平衡以及多样性减少有关。

9月27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陈鹏课题组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利用新开发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了大肠杆菌抵抗酸刺激的新机制。

2016年10月,来自卢森堡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LCSB)等机构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更为详尽的新方法来研究生态系统:他们的新方法包括解码细菌的DNA,测序RNA评估活性,识别催化代谢过程的蛋白质。这项研究发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

11月,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学研究所的Phillip Popovich教授在《实验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肠道通透性会增加,诱导“肠道细菌移位”。

11月17日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副教授Eric Martens展示了纤维缺失对特别饲养的小鼠的肠道有何影响。

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不让我们振奋,并对未来的微生物学领域充满期待。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科学家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研究进展。 查看全部
回首2016:进入肠道微生物的世界
来源:生物360 / 作者:李易潇 / 2016-12-02

转眼间,2016年即将远去,我们将要迎来了崭新的2017年。回首2016年,国内外的肠道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非常之快,有了不少显著的成果。下面让小编带你进入微生物的世界,让我们一一细数2016年肠道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吧。
1月8日,Frank Maixner和同事发现来自冰人的肠道微生物给远古人文地理提供了线索。

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PLoS Pathogens 上的研究解析了D型流感病毒HEF蛋白及其与不同受体类似物的复合物结构。

2016年2月,Laura Blanton和 Martin Schwarzer的两项新的研究展示了营养不良是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并确认了某些特定种类的微生物能够抵消营养不良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对全球数百万营养不良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2月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吉龙领导的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机理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关键的Abl癌蛋白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蛋白翻译进程的紊乱,以及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BGL3的异常表达,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bl癌基因诱导免疫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

3月18日,Mercedes Gomez de Agüero等人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母体的微生物组会影响其后代的免疫系统。

6月9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用来表征与人体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的一个新的计算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来自两项规模最大的微生物群研究的数据。

7月19日,Dan Knights及其同事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提出,缺乏植物纤维的现代西方饮食可能与人类消化道微生物组的不平衡以及多样性减少有关。

9月27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陈鹏课题组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利用新开发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了大肠杆菌抵抗酸刺激的新机制。

2016年10月,来自卢森堡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LCSB)等机构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更为详尽的新方法来研究生态系统:他们的新方法包括解码细菌的DNA,测序RNA评估活性,识别催化代谢过程的蛋白质。这项研究发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

11月,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学研究所的Phillip Popovich教授在《实验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肠道通透性会增加,诱导“肠道细菌移位”。

11月17日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副教授Eric Martens展示了纤维缺失对特别饲养的小鼠的肠道有何影响。

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不让我们振奋,并对未来的微生物学领域充满期待。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科学家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研究进展。

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者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10 次浏览 • 2016-12-30 16:10 • 来自相关话题

1632年,在荷兰的德夫特市,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男婴诞生了。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并没有幸福的童年。他刚满16岁,就为了维持全家的生计,不得不来到大都会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
列文虎克有很强的求知欲,不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书籍,而且还常到与店铺相邻的眼镜工匠那里,学习磨制玻璃镜片的技术,又从炼金术士那里学会了金银匠的手艺。
列文虎克学徒期满后,为了生活,又四处奔波多年,最后才回到故乡定居,担任市政府的一位看门人兼撞钟人。这份清闲的工作,为列文虎克提供了利用早年学会的技术,进一步研究磨制镜片的良好环境。
列文虎克经过多次失败,终于磨出了两块不含一点儿气泡、光洁透亮的镜片,组装后,一架可以放大近300西,什么牛眼睛、羊毛、海狸毛、苍蝇头、蜜蜂刺、虱子腿以及自己的皮肤碎屑等,都当成了观察样品。显微镜为列文虎克展现了一个前人从未见过的新世界。他发现了人类的精子和红血球,观察到了血液怎样在蝌蚪尾巴里的毛细血管中流动……最重要的是,他从一个从不刷牙的老头儿的牙缝里,取下一点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了一个令他惊呆的“动物园”,其中有数不清的小动物:有的像鱼儿般来往穿梭不停;有的像一根小棍子在慢慢地游荡;有的竞扭动有的竞扭动着波浪般的身体跳着优美的舞蹈……





列文虎克用文字和图画科学地记载了人类最早看见的“微小动物”——细菌的不同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为证明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查看全部
1632年,在荷兰的德夫特市,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男婴诞生了。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并没有幸福的童年。他刚满16岁,就为了维持全家的生计,不得不来到大都会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
列文虎克有很强的求知欲,不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书籍,而且还常到与店铺相邻的眼镜工匠那里,学习磨制玻璃镜片的技术,又从炼金术士那里学会了金银匠的手艺。
列文虎克学徒期满后,为了生活,又四处奔波多年,最后才回到故乡定居,担任市政府的一位看门人兼撞钟人。这份清闲的工作,为列文虎克提供了利用早年学会的技术,进一步研究磨制镜片的良好环境。
列文虎克经过多次失败,终于磨出了两块不含一点儿气泡、光洁透亮的镜片,组装后,一架可以放大近300西,什么牛眼睛、羊毛、海狸毛、苍蝇头、蜜蜂刺、虱子腿以及自己的皮肤碎屑等,都当成了观察样品。显微镜为列文虎克展现了一个前人从未见过的新世界。他发现了人类的精子和红血球,观察到了血液怎样在蝌蚪尾巴里的毛细血管中流动……最重要的是,他从一个从不刷牙的老头儿的牙缝里,取下一点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了一个令他惊呆的“动物园”,其中有数不清的小动物:有的像鱼儿般来往穿梭不停;有的像一根小棍子在慢慢地游荡;有的竞扭动有的竞扭动着波浪般的身体跳着优美的舞蹈……
列文虎克.jpg


列文虎克用文字和图画科学地记载了人类最早看见的“微小动物”——细菌的不同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为证明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转帖] 硅基生命来临?科学家教会细菌合成碳硅键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 次浏览 • 2016-12-30 16:09 • 来自相关话题

硅基生命来临?科学家教会细菌合成碳硅键
来源:环球科学 2016-12-07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硅:它是地球上储量仅次于氧的元素。然而,为何生物体从未将其纳入生化机制呢?这在长期以来都是个谜。

不过,化学工程师目前发现,对有机生命体进行微调,可以让它们把碳原子和硅原子用化学键连接起来。他们通过研究表明,一种生活在温泉中的细菌形成的天然酶物质可以在活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内形成 C-Si 键,只要给细胞提供合适的含硅化合物。通过对这种酶进行设计改造,研究者们研制出了比任何人工催化剂都更加高效的生物催化剂。

这一发现能够帮助化学家开发新的制药工艺以及工业合成催化剂,或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生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几乎从未将硅元素纳入其中。

无处容硅?

自然界在生物化学当中利用了相当多的常见金属元素,典型的案例就是红细胞中的铁元素以及叶绿素中的镁元素。但是硅这种兼具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元素似乎只能出现在生物无机化合物当中,例如单细胞硅藻中的硅壳(注:硅藻的细胞壁由两个独立的半片硅制壳面组成),但它从来没有出现在有机生物体的碳链当中。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罗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说道:“可怜的硅,在地球上储量那么多,却因为生物体的谜之遗传特征而被生物圈拒之门外。”

研究者们早已能够利用人工催化剂将硅和碳原子连接在一起,不过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却想知道,一些生物合成酶是否也能在某种条件下把硅和碳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

她和同事们在蛋白质数据库中发现了相当多有希望的酶。几番筛查之后,他们确定了一种来自海洋红嗜热盐菌(Rhodothermus marinus)的酶,这种极端环境细菌生活在冰岛海底温泉里。研究者合成了生成该种酶的基因,并将其植入大肠杆菌当中。

他们的猜想被证实了:如果提供合适的含硅前驱体,这种酶就能够催化碳硅进行键接(这在通常环境下并不会发生,因为细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会产生含硅化合物)。“只要提供了人造的含硅化合物,大自然就能实现生产含硅有机化合物这种看似荒唐的事情,这真是令人惊叹。”阿诺德说。

高效量产

不过,通过改造大肠杆菌的方式来合成硅-碳化合物的效率并不高。因而团队在酶的活性区域引入突变,然后选取活性提升的细菌。经过几代突变和筛选,足以显着提升酶的产量——完爆那些人工合成的催化剂。这一结果发表在9月 24日的Science[1] 上。

“阿诺德团队巧妙地将优秀的化学工作和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结合起来,以特别的方式产生了这种能够形成碳-硅键的酶,”霍夫曼说,“真是漂亮的研究,它开创了崭新的化学。”

阿诺德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定向进化技术[2]目前应用广泛,不管是改进洗涤剂成分还是合成医用药物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因为该项工作,她摘得了今年的“新千年技术奖”(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奖金100万欧元(合110万美元)。

“这为药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或许会引领新药的发现。”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有机药物专家伊扎克·阿佩罗伊格(Yitzhak Apeloig)说。

阿诺德称,这些发现对于解决早期生命演化的基本问题也很有帮助,尤其或许能解答自然对于硅的忽略是偶然结果还是有意为之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将硅纳入生命体的成本和效益了。”

撰文 达维德·卡斯泰尔韦奇(Davide Castelvecchi)

翻译 柏华元

审校 丁家琦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ews/living-cells-bind-silicon-and-carbon-for-the-first-time-1.21037 查看全部
硅基生命来临?科学家教会细菌合成碳硅键
来源:环球科学 2016-12-07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硅:它是地球上储量仅次于氧的元素。然而,为何生物体从未将其纳入生化机制呢?这在长期以来都是个谜。

不过,化学工程师目前发现,对有机生命体进行微调,可以让它们把碳原子和硅原子用化学键连接起来。他们通过研究表明,一种生活在温泉中的细菌形成的天然酶物质可以在活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内形成 C-Si 键,只要给细胞提供合适的含硅化合物。通过对这种酶进行设计改造,研究者们研制出了比任何人工催化剂都更加高效的生物催化剂。

这一发现能够帮助化学家开发新的制药工艺以及工业合成催化剂,或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生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几乎从未将硅元素纳入其中。

无处容硅?

自然界在生物化学当中利用了相当多的常见金属元素,典型的案例就是红细胞中的铁元素以及叶绿素中的镁元素。但是硅这种兼具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元素似乎只能出现在生物无机化合物当中,例如单细胞硅藻中的硅壳(注:硅藻的细胞壁由两个独立的半片硅制壳面组成),但它从来没有出现在有机生物体的碳链当中。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罗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说道:“可怜的硅,在地球上储量那么多,却因为生物体的谜之遗传特征而被生物圈拒之门外。”

研究者们早已能够利用人工催化剂将硅和碳原子连接在一起,不过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却想知道,一些生物合成酶是否也能在某种条件下把硅和碳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

她和同事们在蛋白质数据库中发现了相当多有希望的酶。几番筛查之后,他们确定了一种来自海洋红嗜热盐菌(Rhodothermus marinus)的酶,这种极端环境细菌生活在冰岛海底温泉里。研究者合成了生成该种酶的基因,并将其植入大肠杆菌当中。

他们的猜想被证实了:如果提供合适的含硅前驱体,这种酶就能够催化碳硅进行键接(这在通常环境下并不会发生,因为细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会产生含硅化合物)。“只要提供了人造的含硅化合物,大自然就能实现生产含硅有机化合物这种看似荒唐的事情,这真是令人惊叹。”阿诺德说。

高效量产

不过,通过改造大肠杆菌的方式来合成硅-碳化合物的效率并不高。因而团队在酶的活性区域引入突变,然后选取活性提升的细菌。经过几代突变和筛选,足以显着提升酶的产量——完爆那些人工合成的催化剂。这一结果发表在9月 24日的Science[1] 上。

“阿诺德团队巧妙地将优秀的化学工作和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结合起来,以特别的方式产生了这种能够形成碳-硅键的酶,”霍夫曼说,“真是漂亮的研究,它开创了崭新的化学。”

阿诺德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定向进化技术[2]目前应用广泛,不管是改进洗涤剂成分还是合成医用药物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因为该项工作,她摘得了今年的“新千年技术奖”(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奖金100万欧元(合110万美元)。

“这为药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或许会引领新药的发现。”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有机药物专家伊扎克·阿佩罗伊格(Yitzhak Apeloig)说。

阿诺德称,这些发现对于解决早期生命演化的基本问题也很有帮助,尤其或许能解答自然对于硅的忽略是偶然结果还是有意为之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将硅纳入生命体的成本和效益了。”

撰文 达维德·卡斯泰尔韦奇(Davide Castelvecchi)

翻译 柏华元

审校 丁家琦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ews/living-cells-bind-silicon-and-carbon-for-the-first-time-1.21037

厉害了中国疾控:发现1445种新病毒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5 次浏览 • 2016-12-30 16:08 • 来自相关话题

厉害了中国疾控:发现1445种新病毒】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团队从昆虫、蜱等无脊椎动物身上发现了1445种新的RNA病毒,该研究于北京时间24日凌晨被自然杂志在线发表。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最新分类标准,自人类200年前认识病毒以来,仅发现过2284种病毒。新发现的1445种病毒大大扩充了病毒研究的多样性,对临床疑难杂症亦有指导意义。(记者 程盈琪)
来源:中国日报 查看全部

1.jpg

厉害了中国疾控:发现1445种新病毒】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团队从昆虫、蜱等无脊椎动物身上发现了1445种新的RNA病毒,该研究于北京时间24日凌晨被自然杂志在线发表。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最新分类标准,自人类200年前认识病毒以来,仅发现过2284种病毒。新发现的1445种病毒大大扩充了病毒研究的多样性,对临床疑难杂症亦有指导意义。(记者 程盈琪)
来源:中国日报

加热冷却装置造成全球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暴发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3 次浏览 • 2016-12-30 16:05 • 来自相关话题

Heater-Cooler Devices Blamed for Global Mycobacterium chimaera Outbreak
资料来源SHEA网站:http://www.shea-online.org/jou ... break
                     加热冷却装置造成全球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暴发
在不同的国家中,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
纽约(2016年11月14日)-
    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全球暴发,这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缓慢的细菌,与用于心脏手术加热冷却装置(HCD)有关,根据今天出版的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学会的感染控制和医院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这项研究对最近的现场报告的暴发增加了临时指导,给医院和医疗卫生系统提供预防性的建议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Heater-Cooler Devices Blamed for Global Mycobacterium chimaeraOutbreak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in various countries have been infected by M. chimaera
NEW YORK (November 14, 2016) – A global outbreak of Mycobacterium chimaera, an invasive, slow-growing bacterium, is linked to heater-cooler devices (HCD) used in cardiac surgery,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today in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This study adds interim guidance to recent field reports on the outbreak, providing precautionary recommendations to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s.
“It is surprising that a global outbreak like this could go unnoticed for years. This dangerous infection has put many patients at risk all over the world,” said Rami Sommerstein, MD, of Inselspital, Bern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witzerland, the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Now that we know HCDs are the source, individual action from the different players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manufacturers, etc.) is needed to contain the ongoing patient risk. The most important action a hospital can take is to remove contaminated HCDs from the operating room and other critical areas. That is the only way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are protected from this infection moving forward.”
HCDs are stand-alone devices needed for heat exchange in heart-lung machines used in some 250,000 surgeries annually in the U.S., according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fections, investigators looked into hospital water sources and found M. chimaera in HCD water circuits – specifically, in the LivaNova 3T HCD used in most hospitals around the world. They also found the bacteria in air samples during surgeries with LivaNova HCDs, suggesting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particles.
To prevent future cases of invasive M. chimaera infections, the researchers mad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for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as well as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based on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outbreak:

Ensure strict separation of contaminated HCDs from air of critical medical areas
Educate clinicians on the risks for and dangers associated with M. chimaera
Screen patients who had open heart surgery, heart transplantation or those who were exposed to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and demonstrate prolonged and unexplained fevers.



  查看全部
Heater-Cooler Devices Blamed for Global Mycobacterium chimaera Outbreak
资料来源SHEA网站:http://www.shea-online.org/jou ... break
                     加热冷却装置造成全球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暴发
在不同的国家中,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
纽约(2016年11月14日)-
    结核分枝杆菌的嵌合体全球暴发,这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缓慢的细菌,与用于心脏手术加热冷却装置(HCD)有关,根据今天出版的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学会的感染控制和医院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这项研究对最近的现场报告的暴发增加了临时指导,给医院和医疗卫生系统提供预防性的建议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Heater-Cooler Devices Blamed for Global Mycobacterium chimaeraOutbreak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in various countries have been infected by M. chimaera
NEW YORK (November 14, 2016) – A global outbreak of Mycobacterium chimaera, an invasive, slow-growing bacterium, is linked to heater-cooler devices (HCD) used in cardiac surgery,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today in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This study adds interim guidance to recent field reports on the outbreak, providing precautionary recommendations to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s.
“It is surprising that a global outbreak like this could go unnoticed for years. This dangerous infection has put many patients at risk all over the world,” said Rami Sommerstein, MD, of Inselspital, Bern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witzerland, the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Now that we know HCDs are the source, individual action from the different players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manufacturers, etc.) is needed to contain the ongoing patient risk. The most important action a hospital can take is to remove contaminated HCDs from the operating room and other critical areas. That is the only way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are protected from this infection moving forward.”
HCDs are stand-alone devices needed for heat exchange in heart-lung machines used in some 250,000 surgeries annually in the U.S., according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fections, investigators looked into hospital water sources and found M. chimaera in HCD water circuits – specifically, in the LivaNova 3T HCD used in most hospitals around the world. They also found the bacteria in air samples during surgeries with LivaNova HCDs, suggesting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particles.
To prevent future cases of invasive M. chimaera infections, the researchers mad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for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as well as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based on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outbreak:

Ensure strict separation of contaminated HCDs from air of critical medical areas
Educate clinicians on the risks for and dangers associated with M. chimaera
Screen patients who had open heart surgery, heart transplantation or those who were exposed to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and demonstrate prolonged and unexplained fevers.



 

[转帖] 肠道菌群——被遗忘的器官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 次浏览 • 2016-12-30 16:02 • 来自相关话题

肠道菌群——被遗忘的器官
来源:大品种联盟 2016-12-13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投入1亿1500万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经过10年的发展,人类有关微生物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12月,“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杂志报道的十大科学进展,肠道菌群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作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小生命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慢性肾病、艾滋病、过敏性湿疹、消化道癌症、自闭症、抑郁症及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相关,已经成为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防控的新方向。下面就肠道菌群的分布、分类、功能与疾病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1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分布

有关肠道菌群的初始定植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大家普遍认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分娩时胎儿经过母体产道,接触母体粪便、医院环境,形成了人类肠道菌群的初期定植。观点二,胎儿在子宫内可以接受母体的菌群。2008年,西班牙的科学家Rodr ??guez等在21例健康新生儿的胎粪中检测到细菌,推测胎儿在子宫时可以接受母体肠道菌群的定植,并在小鼠身上做了验证。2011年,日本的学者Makino等证实双歧杆菌长型亚种能够从母体转移到新生儿肠道。2012年,日本的科学家Mikami等同样证明新生儿肠道的双歧杆菌来自于母体。所以,子宫内是否有细菌仍不确定,需要严格的实验设计确证。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肠道菌群几乎完全来自于母体,刨宫产的新生儿肠道内会定植一部分医院环境中的细菌。新生儿出生2小时后,肠道菌群迅速增殖,4-6个月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肠道菌群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的丰富,其多样性不断增加。1岁以后肠道菌群的种类趋于稳定,健康人整个成年期都保持稳定,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的数量显着下降,梭杆菌、拟杆菌数量增多。

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体表,形成了四个微生态系统。其中胃肠道细菌的种类繁多、数目巨大,占机体微生物总量的78%。健康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总量大约1-1.5kg,有1000多种,数量高达1014个,相比于正常人体自身细胞数量1013个,肠道微生物的数量是人类细胞数的10倍,而且编码基因数目超过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100倍,是控制人类健康的“第二基因组”。人体每天排出粪便干重的1/3由细菌组成,大多数为肠道细菌。数量如此庞大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经过长期协同进化,已经成为宿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维持机体健康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体胃肠道内的生理状态不同,菌群的种类、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横向来说,上消化道内细菌数量约为102-104 CFU/mL;回肠内细菌数量约为106-1012 CFU/mL;远端结肠内细菌数量最多,约为1010-1012 CFU/mL。纵向来说,菌群形成三个生物层:最深层是膜菌群,菌群紧贴粘膜表面并与粘膜上皮细胞粘连,主要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肠道共生菌,对身体有益无害;中层为消化链球菌、粪杆菌、韦荣球菌和优杆菌等厌氧菌;表层为腔菌群,可在肠腔内游动,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和兼性需氧菌。

2肠道菌群的分类

人类的肠道菌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①依据自然属性分类。肠道菌群已经鉴定出细菌的9个门,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球菌门、梭杆菌门、蓝藻菌门、螺旋体门、VadinBE97门。其中98%的肠道菌可以归属为前四类,厚壁菌门(64%)、拟杆菌门(28%)、变形菌门(8%)和放线菌门(3%)。

②依据与宿主的关系分类。肠道菌群可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共生菌是长期寄居在肠道内组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占据肠道细菌数量的99%,在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适应和自然选择形成,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机体有益无害。条件致病菌,顾名思义,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致疾病的细菌。这类细菌在肠道内比较少,通常由于大量共生菌的存在,条件致病菌并不容易大量繁殖以致对人体造成危害,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肠球菌和肠杆菌。致病菌对人体有害无益,可以诱发疾病。致病菌一般不常驻在肠道内,从外界摄入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

③依据对氧气的需求。肠道菌群可以分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肠道菌群以厌氧菌居多,共生菌一般都是专性厌氧菌。

3肠道菌群的功能

肠道菌群作为机体不可分割的“器官”,对宿主的生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生物屏障作用

肠道内壁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肠道菌群在肠道中形成重要的生物屏障,维护肠道生态平衡,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害。主要通过占位性保护、营养竞争和产生抗菌物质来发挥生物屏障作用。肠道菌群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膜菌群,阻碍致病菌与肠粘膜的接触,起到占位性保护的作用;肠道菌群尤其是共生菌能够竞争营养供给,与宿主共同消耗营养来源,防止不需要的营养物质过度产生;肠道菌群还可以产生抑菌物质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肠道微生物不断刺激胃肠粘膜分泌粘液素,以保持肠道的润滑。

3.2 促消化、营养吸收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分泌一系列的酶来协助人类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类多糖,为机体提供能量。肠道菌群通过发酵作用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供机体利用,如维生素B族、K族、生物素、尼克酸和叶酸等。肠道菌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肠道菌群可以促进亚油酸吸收、胆酸脱羟基和脱饱和、胆固醇向类固醇转化等。

3.3 免疫作用

肠道粘膜淋巴组织是人类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其所含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占人体免疫细胞总数的70%左右,与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下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功能是将外来有害菌的抗原经过处理后,呈递给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激发免疫应答,其中最重要的保护性应答产物是分泌性IgA。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可刺激机体在肠道形成更多的淋巴组织,并提高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粘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

无菌动物的淋巴系统、抗体形成等发育不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低于普通动物。无菌动物进行肠道菌群移植后,其免疫系统的发育明显好转。

3.4 生长、发育和老化

肠道菌群的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健康婴儿中,双歧杆菌占肠道菌群数量的98%,主要为婴儿双歧杆菌;健康成年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种类也转变为青春双歧杆菌;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检测不到,而梭菌、芽孢杆菌类增多,生成硫化氢和吲哚,肠道腐败过程加快,有害物质被吸收后又加速老化过程。

3.5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是肠道菌群中的主力军,具有显着的抗癌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清除致癌物质,使致癌物质失活;抑制肠道内腐败菌产生的致癌酶;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道接触时间,促进致癌物质的排放。

4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

肠道菌群对于健康的意义已经毋庸赘述,近些年,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论文。2016年,Christoph A Thaiss等发现给予节食减重的小鼠高脂饮食后,促进了更快的体重反弹和代谢失常;将此类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并给予高脂饮食时,与移植正常菌群的小鼠相比体重增加更快。通过菌群特征的研究发现,节食后菌群促进了黄铜类水平降低和能量消耗减少,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节食减肥为何容易引起更大的体重反弹。肠杆菌科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共生菌和条件致病菌,健康人中肠杆菌数量不超过1%,而在炎性肠道中增加。2016年,Martina Sassone-Crosi等研究发现有益菌EcN可以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microcin,该蛋白可以抑制炎症肠道中肠杆菌的扩增,使炎症程度减轻。2016年,Helle KroghPedersen等研究了277个非糖尿病丹麦人的血清代谢组,发现胰岛素抵抗个体中,支链氨基酸增加。copri普氏菌和普通拟杆菌是推动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细菌,提示该两种细菌可以影响宿主的血清代谢组和胰岛素敏感性,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的靶点。2016年,Kenya Honda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和获得性免疫的关系,粘膜的T、B细胞具有区位特异性的表型和功能,它们抑制对无害抗原的响应,加强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维持免疫稳态,而肠道菌群的失衡会通过T细胞活化触发多种免疫疾病;肠道菌群和与宿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依据其相互作用可以协助确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并促进肿瘤免疫疗法的效率。2016年,Justin LSonnenburg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是饮食影响宿主代谢状态的调节因子,并通过建立相关因果关系以探索个体化营养等干预疗法的前景。2016年,ChristinaTobin Kahrstrom等发表综述阐释人类健康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概述基础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发展。2016年,Kenn Gerdes等研究表明持留菌(抗生素敏感型细菌转变为生长缓慢或休眠的状态获得抗生素耐受性)可能利用一种能量依赖型外排泵蛋白TolC将抗生素泵出,从而在抗生素的处理下存活率逐渐增加,提示持留菌可能与复发及慢性感染性疾病有关。2016年,Andreas JBaumler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与致病菌的相互作用:致病菌能利用来源于菌群的碳和氮,能调节促进自身生长和毒性的信号。通过炎症反应,致病菌能改变肠道环境,利用特殊的呼吸系统和金属利用机制推动病原体扩张。此外,抗生素对菌群有重要影响,可能改变人体营养结构或导致病原体扩张。2016年,MichaelEisenstein系统阐释了肠易激综合征中,肠道菌群和大脑的关系。2016年,Hilary PBrowne等基于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表型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实现目标表型培养新方法: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并纯化培养137种菌,分属于新的科属种。揭示肠道菌群中50-60%的属会生成孢子;该方法让肠道菌群表型分析变成可能,从而打破了肠道菌群很难被培养的认识。2016年,SethRakoff-Nahoum 等阐释了肠道菌群之间内部合作的进化,多型拟杆菌在食物多糖中生长时只有有限的合作,而肠道共生的卵形拟杆菌在多糖中生长时,存在着一种专业的交互共生酶系统,其胞外消化菊粉后的产物可供普通拟杆菌利用。2016年,Derrick MChu等综述了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以矫正儿童的营养不良。2016年,Erica DSonnenburg等发现低碳水化合物(MAC)的饮食可以降低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高MAC饮食可以恢复菌群多样性,但是低MAC饮食造成的小鼠后代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不能够通过高MAC饮食恢复,可以通过高MAC饮食与粪便移植恢复。2016年,Peter等科学家呼吁要明智的使用抗生素,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行动。抗生素应用于现代医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作用在逐渐减弱。新型抗菌药物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广泛普及,细菌、病毒等不断的进化对新型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许多敏感性微生物由于抗生素的使用而消失。2015年,Dachuan Zhang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TLR及MyD88信号通路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衰老;清除肠道菌群导致循环中的衰老中性粒细胞显着减少,并增加了炎症相关的器官损伤。2014年,Manon DSchulz等在K-ras小鼠身上证明,高脂饮食可以促进小肠肿瘤发生且与肥胖无关。2014年,Nan Qin等构建了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基因组,找到了66个代表细菌物种的MGS,其中28个在患者组中富集,38个在健康组中富集,并根据15各基因标记物定义了肝硬化病人区别指数。2012年,Junjie Qin等利用宏基因组相关研究的方法,对345个中国人的肠道菌群DNA进行了深度鸟枪测序,发现了60000个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标记物,作者根据标记物的丰度和分类对宏基因组模式进行归纳提炼,最终确定了可用于二型糖尿病分类的23个肠道生物标记物。2012年,CatherineLozupone等系统综述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恢复力,有助于靶向肠道菌群的疗法设计。2011年,Andrew LKau等利用宏基因组学和无菌动物,阐释了饮食、营养、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说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2011年,ManimozhiyanArumugan等通过来自4个国家22个粪菌养的宏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三个特征集群,称为肠型。肠型由菌种组决定,与宿主BMI、年龄、国家等因素无关。2011年,Zeneng Wang等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卵磷脂(代谢物胆碱、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可预测心血管疾病。2010年,Junjie Qin等利用lllumina测序仪,分析鉴定了124个欧洲人的粪便标本中的330万个不重复的微生物基因,是人类基因数的150倍,包含了大多数人类的肠道菌群基因,并且在人类中共有,同时对肠道宏基因组和肠细菌基因组进行了功能性分析。

2016年5月,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与联邦机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一同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计划两年内投入5.21亿美元用于该项研究。随着微生物组研究中里程碑性事件的发生,全球范围的参与浪潮不断涌现,未来将是微生物组的时代。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人类微生物组的各种合作研究,并在开展人类元基因组研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改变一个人的基因是困难的,但是改变生活在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是相对容易的。中药一向以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理着称,而肠道菌群是理想的中药作用靶点。此外,中医药中许多中药都很有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来发挥作用的,中医药在人类微生物组研究中无疑将会扮演重要角色,并将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表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查看全部
肠道菌群——被遗忘的器官
来源:大品种联盟 2016-12-13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投入1亿1500万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经过10年的发展,人类有关微生物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12月,“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杂志报道的十大科学进展,肠道菌群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作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小生命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慢性肾病、艾滋病、过敏性湿疹、消化道癌症、自闭症、抑郁症及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相关,已经成为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防控的新方向。下面就肠道菌群的分布、分类、功能与疾病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1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分布

有关肠道菌群的初始定植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大家普遍认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分娩时胎儿经过母体产道,接触母体粪便、医院环境,形成了人类肠道菌群的初期定植。观点二,胎儿在子宫内可以接受母体的菌群。2008年,西班牙的科学家Rodr ??guez等在21例健康新生儿的胎粪中检测到细菌,推测胎儿在子宫时可以接受母体肠道菌群的定植,并在小鼠身上做了验证。2011年,日本的学者Makino等证实双歧杆菌长型亚种能够从母体转移到新生儿肠道。2012年,日本的科学家Mikami等同样证明新生儿肠道的双歧杆菌来自于母体。所以,子宫内是否有细菌仍不确定,需要严格的实验设计确证。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肠道菌群几乎完全来自于母体,刨宫产的新生儿肠道内会定植一部分医院环境中的细菌。新生儿出生2小时后,肠道菌群迅速增殖,4-6个月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肠道菌群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的丰富,其多样性不断增加。1岁以后肠道菌群的种类趋于稳定,健康人整个成年期都保持稳定,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的数量显着下降,梭杆菌、拟杆菌数量增多。

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体表,形成了四个微生态系统。其中胃肠道细菌的种类繁多、数目巨大,占机体微生物总量的78%。健康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总量大约1-1.5kg,有1000多种,数量高达1014个,相比于正常人体自身细胞数量1013个,肠道微生物的数量是人类细胞数的10倍,而且编码基因数目超过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100倍,是控制人类健康的“第二基因组”。人体每天排出粪便干重的1/3由细菌组成,大多数为肠道细菌。数量如此庞大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经过长期协同进化,已经成为宿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维持机体健康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体胃肠道内的生理状态不同,菌群的种类、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横向来说,上消化道内细菌数量约为102-104 CFU/mL;回肠内细菌数量约为106-1012 CFU/mL;远端结肠内细菌数量最多,约为1010-1012 CFU/mL。纵向来说,菌群形成三个生物层:最深层是膜菌群,菌群紧贴粘膜表面并与粘膜上皮细胞粘连,主要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肠道共生菌,对身体有益无害;中层为消化链球菌、粪杆菌、韦荣球菌和优杆菌等厌氧菌;表层为腔菌群,可在肠腔内游动,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和兼性需氧菌。

2肠道菌群的分类

人类的肠道菌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①依据自然属性分类。肠道菌群已经鉴定出细菌的9个门,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球菌门、梭杆菌门、蓝藻菌门、螺旋体门、VadinBE97门。其中98%的肠道菌可以归属为前四类,厚壁菌门(64%)、拟杆菌门(28%)、变形菌门(8%)和放线菌门(3%)。

②依据与宿主的关系分类。肠道菌群可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共生菌是长期寄居在肠道内组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占据肠道细菌数量的99%,在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适应和自然选择形成,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机体有益无害。条件致病菌,顾名思义,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致疾病的细菌。这类细菌在肠道内比较少,通常由于大量共生菌的存在,条件致病菌并不容易大量繁殖以致对人体造成危害,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肠球菌和肠杆菌。致病菌对人体有害无益,可以诱发疾病。致病菌一般不常驻在肠道内,从外界摄入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

③依据对氧气的需求。肠道菌群可以分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肠道菌群以厌氧菌居多,共生菌一般都是专性厌氧菌。

3肠道菌群的功能

肠道菌群作为机体不可分割的“器官”,对宿主的生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生物屏障作用

肠道内壁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肠道菌群在肠道中形成重要的生物屏障,维护肠道生态平衡,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害。主要通过占位性保护、营养竞争和产生抗菌物质来发挥生物屏障作用。肠道菌群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膜菌群,阻碍致病菌与肠粘膜的接触,起到占位性保护的作用;肠道菌群尤其是共生菌能够竞争营养供给,与宿主共同消耗营养来源,防止不需要的营养物质过度产生;肠道菌群还可以产生抑菌物质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肠道微生物不断刺激胃肠粘膜分泌粘液素,以保持肠道的润滑。

3.2 促消化、营养吸收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分泌一系列的酶来协助人类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类多糖,为机体提供能量。肠道菌群通过发酵作用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供机体利用,如维生素B族、K族、生物素、尼克酸和叶酸等。肠道菌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肠道菌群可以促进亚油酸吸收、胆酸脱羟基和脱饱和、胆固醇向类固醇转化等。

3.3 免疫作用

肠道粘膜淋巴组织是人类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其所含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占人体免疫细胞总数的70%左右,与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下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功能是将外来有害菌的抗原经过处理后,呈递给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激发免疫应答,其中最重要的保护性应答产物是分泌性IgA。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可刺激机体在肠道形成更多的淋巴组织,并提高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粘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

无菌动物的淋巴系统、抗体形成等发育不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低于普通动物。无菌动物进行肠道菌群移植后,其免疫系统的发育明显好转。

3.4 生长、发育和老化

肠道菌群的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健康婴儿中,双歧杆菌占肠道菌群数量的98%,主要为婴儿双歧杆菌;健康成年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种类也转变为青春双歧杆菌;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检测不到,而梭菌、芽孢杆菌类增多,生成硫化氢和吲哚,肠道腐败过程加快,有害物质被吸收后又加速老化过程。

3.5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是肠道菌群中的主力军,具有显着的抗癌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清除致癌物质,使致癌物质失活;抑制肠道内腐败菌产生的致癌酶;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道接触时间,促进致癌物质的排放。

4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

肠道菌群对于健康的意义已经毋庸赘述,近些年,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论文。2016年,Christoph A Thaiss等发现给予节食减重的小鼠高脂饮食后,促进了更快的体重反弹和代谢失常;将此类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并给予高脂饮食时,与移植正常菌群的小鼠相比体重增加更快。通过菌群特征的研究发现,节食后菌群促进了黄铜类水平降低和能量消耗减少,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节食减肥为何容易引起更大的体重反弹。肠杆菌科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共生菌和条件致病菌,健康人中肠杆菌数量不超过1%,而在炎性肠道中增加。2016年,Martina Sassone-Crosi等研究发现有益菌EcN可以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microcin,该蛋白可以抑制炎症肠道中肠杆菌的扩增,使炎症程度减轻。2016年,Helle KroghPedersen等研究了277个非糖尿病丹麦人的血清代谢组,发现胰岛素抵抗个体中,支链氨基酸增加。copri普氏菌和普通拟杆菌是推动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细菌,提示该两种细菌可以影响宿主的血清代谢组和胰岛素敏感性,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的靶点。2016年,Kenya Honda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和获得性免疫的关系,粘膜的T、B细胞具有区位特异性的表型和功能,它们抑制对无害抗原的响应,加强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维持免疫稳态,而肠道菌群的失衡会通过T细胞活化触发多种免疫疾病;肠道菌群和与宿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依据其相互作用可以协助确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并促进肿瘤免疫疗法的效率。2016年,Justin LSonnenburg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是饮食影响宿主代谢状态的调节因子,并通过建立相关因果关系以探索个体化营养等干预疗法的前景。2016年,ChristinaTobin Kahrstrom等发表综述阐释人类健康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概述基础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发展。2016年,Kenn Gerdes等研究表明持留菌(抗生素敏感型细菌转变为生长缓慢或休眠的状态获得抗生素耐受性)可能利用一种能量依赖型外排泵蛋白TolC将抗生素泵出,从而在抗生素的处理下存活率逐渐增加,提示持留菌可能与复发及慢性感染性疾病有关。2016年,Andreas JBaumler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与致病菌的相互作用:致病菌能利用来源于菌群的碳和氮,能调节促进自身生长和毒性的信号。通过炎症反应,致病菌能改变肠道环境,利用特殊的呼吸系统和金属利用机制推动病原体扩张。此外,抗生素对菌群有重要影响,可能改变人体营养结构或导致病原体扩张。2016年,MichaelEisenstein系统阐释了肠易激综合征中,肠道菌群和大脑的关系。2016年,Hilary PBrowne等基于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表型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实现目标表型培养新方法: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并纯化培养137种菌,分属于新的科属种。揭示肠道菌群中50-60%的属会生成孢子;该方法让肠道菌群表型分析变成可能,从而打破了肠道菌群很难被培养的认识。2016年,SethRakoff-Nahoum 等阐释了肠道菌群之间内部合作的进化,多型拟杆菌在食物多糖中生长时只有有限的合作,而肠道共生的卵形拟杆菌在多糖中生长时,存在着一种专业的交互共生酶系统,其胞外消化菊粉后的产物可供普通拟杆菌利用。2016年,Derrick MChu等综述了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以矫正儿童的营养不良。2016年,Erica DSonnenburg等发现低碳水化合物(MAC)的饮食可以降低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高MAC饮食可以恢复菌群多样性,但是低MAC饮食造成的小鼠后代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不能够通过高MAC饮食恢复,可以通过高MAC饮食与粪便移植恢复。2016年,Peter等科学家呼吁要明智的使用抗生素,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行动。抗生素应用于现代医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作用在逐渐减弱。新型抗菌药物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广泛普及,细菌、病毒等不断的进化对新型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许多敏感性微生物由于抗生素的使用而消失。2015年,Dachuan Zhang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TLR及MyD88信号通路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衰老;清除肠道菌群导致循环中的衰老中性粒细胞显着减少,并增加了炎症相关的器官损伤。2014年,Manon DSchulz等在K-ras小鼠身上证明,高脂饮食可以促进小肠肿瘤发生且与肥胖无关。2014年,Nan Qin等构建了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基因组,找到了66个代表细菌物种的MGS,其中28个在患者组中富集,38个在健康组中富集,并根据15各基因标记物定义了肝硬化病人区别指数。2012年,Junjie Qin等利用宏基因组相关研究的方法,对345个中国人的肠道菌群DNA进行了深度鸟枪测序,发现了60000个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标记物,作者根据标记物的丰度和分类对宏基因组模式进行归纳提炼,最终确定了可用于二型糖尿病分类的23个肠道生物标记物。2012年,CatherineLozupone等系统综述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恢复力,有助于靶向肠道菌群的疗法设计。2011年,Andrew LKau等利用宏基因组学和无菌动物,阐释了饮食、营养、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说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2011年,ManimozhiyanArumugan等通过来自4个国家22个粪菌养的宏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三个特征集群,称为肠型。肠型由菌种组决定,与宿主BMI、年龄、国家等因素无关。2011年,Zeneng Wang等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卵磷脂(代谢物胆碱、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可预测心血管疾病。2010年,Junjie Qin等利用lllumina测序仪,分析鉴定了124个欧洲人的粪便标本中的330万个不重复的微生物基因,是人类基因数的150倍,包含了大多数人类的肠道菌群基因,并且在人类中共有,同时对肠道宏基因组和肠细菌基因组进行了功能性分析。

2016年5月,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与联邦机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一同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计划两年内投入5.21亿美元用于该项研究。随着微生物组研究中里程碑性事件的发生,全球范围的参与浪潮不断涌现,未来将是微生物组的时代。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人类微生物组的各种合作研究,并在开展人类元基因组研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改变一个人的基因是困难的,但是改变生活在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是相对容易的。中药一向以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理着称,而肠道菌群是理想的中药作用靶点。此外,中医药中许多中药都很有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来发挥作用的,中医药在人类微生物组研究中无疑将会扮演重要角色,并将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表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转帖] Nat Commun:为何病毒HTLV-1对男性更加致命?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7 次浏览 • 2016-12-30 16:01 • 来自相关话题

Nat Commun:为何病毒HTLV-1对男性更加致命?
来源:生物谷 2016-12-14

2016年12月14日/生物谷BIOON/---多年来,科学家们猜测病毒HTLV-1---能够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疾病---对男性更为致命性的原因在于至少对这种特定的微生物而言,女性具有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

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证实这种病毒通过进化适应性地充分利用男性不能够提供的一种机会。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2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evolution of sex-specific virulence in infectious diseases”。

论文通信作者、英国伦敦大学Vincent Jansen教授解释道,“在女性中这些疾病为何不那么致命性的原因在于这种病毒想要从母亲传播到孩子体内。”

他补充道,这种情形能够在出生时或者在母乳喂养期间发生。

病毒---具有相对简单的遗传物质的微观颗粒---如何精确地检测宿主的性别并且以此作出调整仍然是未知的。

但是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Jansen和伦敦大学研究员Francisco Ubeda证实几乎没有其他的解释是合理的。

他们比较了HTLV-1在日本和加勒比海的发病率和进展率。

在日本,他们发现这种病毒在男性中逐渐演化为致命性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将近是女性中的3倍。

然而,在加勒比海,这种病毒突变为它的致命性形式的几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大约是相同的。

他们猜测,其中的原因在于抚养婴儿的方式存在差异。

他们作出结论,母乳喂养---这种病毒能够从母亲传播到婴儿体内的多种方式之一---在日本更加常见和持续较长时间,“促使这种病毒在女性体内并不那么致命性”。

病毒仅在植物、动物和细菌的活细胞内复制。病毒性疾病覆盖的范围从常见的感冒到天花、肝炎、登革热、埃博拉病、麻疹和艾滋病。它们每年杀死上百万人。 查看全部
Nat Commun:为何病毒HTLV-1对男性更加致命?
来源:生物谷 2016-12-14

2016年12月14日/生物谷BIOON/---多年来,科学家们猜测病毒HTLV-1---能够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疾病---对男性更为致命性的原因在于至少对这种特定的微生物而言,女性具有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

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证实这种病毒通过进化适应性地充分利用男性不能够提供的一种机会。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2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evolution of sex-specific virulence in infectious diseases”。

论文通信作者、英国伦敦大学Vincent Jansen教授解释道,“在女性中这些疾病为何不那么致命性的原因在于这种病毒想要从母亲传播到孩子体内。”

他补充道,这种情形能够在出生时或者在母乳喂养期间发生。

病毒---具有相对简单的遗传物质的微观颗粒---如何精确地检测宿主的性别并且以此作出调整仍然是未知的。

但是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Jansen和伦敦大学研究员Francisco Ubeda证实几乎没有其他的解释是合理的。

他们比较了HTLV-1在日本和加勒比海的发病率和进展率。

在日本,他们发现这种病毒在男性中逐渐演化为致命性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将近是女性中的3倍。

然而,在加勒比海,这种病毒突变为它的致命性形式的几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大约是相同的。

他们猜测,其中的原因在于抚养婴儿的方式存在差异。

他们作出结论,母乳喂养---这种病毒能够从母亲传播到婴儿体内的多种方式之一---在日本更加常见和持续较长时间,“促使这种病毒在女性体内并不那么致命性”。

病毒仅在植物、动物和细菌的活细胞内复制。病毒性疾病覆盖的范围从常见的感冒到天花、肝炎、登革热、埃博拉病、麻疹和艾滋病。它们每年杀死上百万人。

[转帖] PNAS:揭示HTLV-1病毒在人体内建立持续性潜伏感染机制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1 次浏览 • 2016-12-30 16:01 • 来自相关话题

PNAS:揭示HTLV-1病毒在人体内建立持续性潜伏感染机制
来源:生物谷 2016-06-09


2016年6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熊本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 HTLV-1)在人体内建立持续性潜伏感染机制。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可能有助于预防难治的白血病---在该疾病中,白血病细胞对治疗的反应并不良好。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retrovirus HTLV-1 inserts an ectopic CTCF-binding site into the human genome”。

HTLV-1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已与人类共存了几千年。它被认为通过性接触传播或在哺乳期间由妈妈传播给小孩。据估计,当前全世界至少有3千万感染者。大多数感染者是无症状的HTLV-1携带者,但是也有一些感染者(3~5%)将患上白血病或慢性炎性疾病。

简言之,一种逆转录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病毒经逆转录后产生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原始DNA中,这就使得识别和治疗这种病毒感染极其困难。整合进宿主细胞DNA中的病毒DNA能够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作用,这是因为宿主细胞将这种病毒DNA视为它自己的。这就是试图从感染者体内完全清除这种病毒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出HTLV-1感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是CTCF。CTCF是宿主细胞中一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主调控蛋白,它的重要的功能是确定基因序列如何在空间上折叠为DNA。

他们揭示出CTCF直接结合到已经整合进宿主细胞DNA中的HTLV-1病毒DNA上,作为一种增强子阻断剂发挥作用,调节HTLV-1 mRNA剪接,并且与HTLV-1病毒DNA两侧的宿主细胞DNA序列发生长程相互作用,从而在HTLV-1病毒DNA和宿主细胞DNA之间形成环状结构,这会改变HTLV-1病毒和宿主细胞基因的表达。

论文第一作者、熊本大学副教授Yorifumi Satou博士说,“当HTLV-1进入人体时,人免疫系统开始工作。然而,为了逃避人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病毒整合进人DNA中,并使用人细胞的原始DNA折叠系统。因此,这种病毒能够在感染者体内悄无声息地存活下来。”

Satou博士说,“因HTLV-1感染而产生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难治的血癌,发病率较低,但是预后较差。我们这项研究的结果阐明一种建立HTLV-1持续性潜伏感染的重要机制,应当促进人们开发出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查看全部
PNAS:揭示HTLV-1病毒在人体内建立持续性潜伏感染机制
来源:生物谷 2016-06-09


2016年6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熊本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 HTLV-1)在人体内建立持续性潜伏感染机制。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可能有助于预防难治的白血病---在该疾病中,白血病细胞对治疗的反应并不良好。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retrovirus HTLV-1 inserts an ectopic CTCF-binding site into the human genome”。

HTLV-1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已与人类共存了几千年。它被认为通过性接触传播或在哺乳期间由妈妈传播给小孩。据估计,当前全世界至少有3千万感染者。大多数感染者是无症状的HTLV-1携带者,但是也有一些感染者(3~5%)将患上白血病或慢性炎性疾病。

简言之,一种逆转录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病毒经逆转录后产生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原始DNA中,这就使得识别和治疗这种病毒感染极其困难。整合进宿主细胞DNA中的病毒DNA能够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作用,这是因为宿主细胞将这种病毒DNA视为它自己的。这就是试图从感染者体内完全清除这种病毒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出HTLV-1感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是CTCF。CTCF是宿主细胞中一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主调控蛋白,它的重要的功能是确定基因序列如何在空间上折叠为DNA。

他们揭示出CTCF直接结合到已经整合进宿主细胞DNA中的HTLV-1病毒DNA上,作为一种增强子阻断剂发挥作用,调节HTLV-1 mRNA剪接,并且与HTLV-1病毒DNA两侧的宿主细胞DNA序列发生长程相互作用,从而在HTLV-1病毒DNA和宿主细胞DNA之间形成环状结构,这会改变HTLV-1病毒和宿主细胞基因的表达。

论文第一作者、熊本大学副教授Yorifumi Satou博士说,“当HTLV-1进入人体时,人免疫系统开始工作。然而,为了逃避人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病毒整合进人DNA中,并使用人细胞的原始DNA折叠系统。因此,这种病毒能够在感染者体内悄无声息地存活下来。”

Satou博士说,“因HTLV-1感染而产生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难治的血癌,发病率较低,但是预后较差。我们这项研究的结果阐明一种建立HTLV-1持续性潜伏感染的重要机制,应当促进人们开发出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PCT浓度与全身性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的直观图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9 次浏览 • 2016-12-30 15:58 • 来自相关话题

 

PCT浓度与全身性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png

 

[转帖] 科学家借助病毒研究新的抗衰老途径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7 次浏览 • 2016-12-30 15:56 • 来自相关话题

科学家借助病毒研究新的抗衰老途径
来源:科技日报/高博 2016-12-20


什么灵丹妙药能永葆颜面青春?最近科学家首次借助病毒的指点,筛选出了对抗皮肤细胞疲劳和损害的物质,并试图将它应用于护肤品。世界最大的护肤品原液生产商之一美丽加芬公司17日发布消息,将与日本最大的医学护肤品研究机构综医研株式会社合作研究这一新的抗衰老途径。

科研人员实验了23种之前被认为有抗疲劳效果的物质,发现抗细胞疲劳效果最显着的物质是咪唑二肽(imidapeptide),研究认为,其机理是抑制氧化作用的后续反应。这项研究依托大坂市立大学医学部进行,论文发表在最近的《日本药理学与治疗》杂志。

这项突破的基础,是通过检测一种皮肤和黏膜上常见的病毒,来定量化细胞的疲劳程度。这一灵感源于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十几年前一次实验,当时实验人员请一群大学生连骑4个小时自行车,再测试他们口唇黏膜上的病毒数量,发现数量激增。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我们还注意到,人在劳累时口唇更容易生疱疹。”综医研社长小池真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这些正常时候跟人体细胞和平共处的病毒,对其寄主的健康状况很敏感,“一种解释是,病毒在‘意识’到细胞即将死亡时,会迅速繁殖,造成炎症,以争取传播到下一个寄主”。

尽管无法说明其中机理,但用病毒来指征细胞疲劳的科研成果,被转化到综医研病毒医科学研究所,用于各种抗疲劳成分的检测。

此次验证其抗皮肤细胞衰老作用前,咪唑二肽已经被应用于日本的运动保健药品中,一些运动员会服用。美丽加芬公司总经理张文源说,这种物质一般从鸟的胸肌中提取,在金枪鱼的尾部和人的大脑中浓度也很高,有趣的是,这些器官都需要“持续做功”,维持长期氧化过程。

“咖啡因只是让神经系统认为身体不疲劳,但咪唑二肽可以在细胞层面消除氧化过程带来的有害刺激。如果能够用于人类皮肤,将是激动人心的突破。”张文源说。

此前,美丽加芬的研究人员利用脂质微粒包裹技术,第一次将“自由基捕手”α-硫辛酸复配成稳定的弱酸性细腻乳液,进入皮肤缓释,α-硫辛酸可消除皮肤中的自由基,并还原肌肤内的VC、VE、辅酶Q10的抗氧功能,但曾因性质极不稳定无法应用于护肤品。

张文源说:“我们喜欢做一些比较新奇特的东西,以取得科学护肤的突破。”用病毒来指征细胞疲劳的方法,还用在常见的护肤成分“胎盘素”对皮肤细胞作用的机理研究中,目的是找到精准作用的成分。张文源说,改进后的胎盘素原液产品会在明年上市。 查看全部
科学家借助病毒研究新的抗衰老途径
来源:科技日报/高博 2016-12-20


什么灵丹妙药能永葆颜面青春?最近科学家首次借助病毒的指点,筛选出了对抗皮肤细胞疲劳和损害的物质,并试图将它应用于护肤品。世界最大的护肤品原液生产商之一美丽加芬公司17日发布消息,将与日本最大的医学护肤品研究机构综医研株式会社合作研究这一新的抗衰老途径。

科研人员实验了23种之前被认为有抗疲劳效果的物质,发现抗细胞疲劳效果最显着的物质是咪唑二肽(imidapeptide),研究认为,其机理是抑制氧化作用的后续反应。这项研究依托大坂市立大学医学部进行,论文发表在最近的《日本药理学与治疗》杂志。

这项突破的基础,是通过检测一种皮肤和黏膜上常见的病毒,来定量化细胞的疲劳程度。这一灵感源于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十几年前一次实验,当时实验人员请一群大学生连骑4个小时自行车,再测试他们口唇黏膜上的病毒数量,发现数量激增。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我们还注意到,人在劳累时口唇更容易生疱疹。”综医研社长小池真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这些正常时候跟人体细胞和平共处的病毒,对其寄主的健康状况很敏感,“一种解释是,病毒在‘意识’到细胞即将死亡时,会迅速繁殖,造成炎症,以争取传播到下一个寄主”。

尽管无法说明其中机理,但用病毒来指征细胞疲劳的科研成果,被转化到综医研病毒医科学研究所,用于各种抗疲劳成分的检测。

此次验证其抗皮肤细胞衰老作用前,咪唑二肽已经被应用于日本的运动保健药品中,一些运动员会服用。美丽加芬公司总经理张文源说,这种物质一般从鸟的胸肌中提取,在金枪鱼的尾部和人的大脑中浓度也很高,有趣的是,这些器官都需要“持续做功”,维持长期氧化过程。

“咖啡因只是让神经系统认为身体不疲劳,但咪唑二肽可以在细胞层面消除氧化过程带来的有害刺激。如果能够用于人类皮肤,将是激动人心的突破。”张文源说。

此前,美丽加芬的研究人员利用脂质微粒包裹技术,第一次将“自由基捕手”α-硫辛酸复配成稳定的弱酸性细腻乳液,进入皮肤缓释,α-硫辛酸可消除皮肤中的自由基,并还原肌肤内的VC、VE、辅酶Q10的抗氧功能,但曾因性质极不稳定无法应用于护肤品。

张文源说:“我们喜欢做一些比较新奇特的东西,以取得科学护肤的突破。”用病毒来指征细胞疲劳的方法,还用在常见的护肤成分“胎盘素”对皮肤细胞作用的机理研究中,目的是找到精准作用的成分。张文源说,改进后的胎盘素原液产品会在明年上市。

细菌固有耐药(天然耐药)资料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4 次浏览 • 2016-12-30 15:55 • 来自相关话题

细菌固有耐药(天然耐药)资料
2015-09-18 吴洪巧 SIFIC官微
固有耐药被定义为内在的或先天的(非获得)对抗菌药物耐药,反映一个种所有或几乎所有代表的野生型菌株抗菌谱。固有耐药菌株常规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例如枸橼酸杆菌对氨苄西林是固有耐药。
此表至少有下面三个方面帮助:
1)提供一种评价试验方法准确性的途径;
2)有助于识别普通的表型;
3)协助确认累积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
在表中,抗菌药物/微生物组合中出现的“R”表明菌株试验应该是耐药。由于方法学差异、突变或低水平耐药表达,有很少百分比(1%~3%)菌株可出现敏感,应慎重观察“敏感”结果。保证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菌株鉴定是准确和可重复的。






























  查看全部

细菌固有耐药(天然耐药)资料
2015-09-18 吴洪巧 SIFIC官微
固有耐药被定义为内在的或先天的(非获得)对抗菌药物耐药,反映一个种所有或几乎所有代表的野生型菌株抗菌谱。固有耐药菌株常规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例如枸橼酸杆菌对氨苄西林是固有耐药。
此表至少有下面三个方面帮助:
1)提供一种评价试验方法准确性的途径;
2)有助于识别普通的表型;
3)协助确认累积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
在表中,抗菌药物/微生物组合中出现的“R”表明菌株试验应该是耐药。由于方法学差异、突变或低水平耐药表达,有很少百分比(1%~3%)菌株可出现敏感,应慎重观察“敏感”结果。保证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菌株鉴定是准确和可重复的。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转帖] 食药监总局:警惕生蚝微生物感染风险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1 次浏览 • 2016-12-30 15:52 • 来自相关话题

食药监总局:警惕生蚝微生物感染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付丽丽 2016-12-23


近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布消息,通报越南生蚝产品检出肠炎弧菌及沙门氏菌。21日,食药监总局发布2016年第16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对怎样防控风险等进行解读。

副溶血性弧菌(即肠炎弧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多分布于河口、近岸海水及其沉积物中。许多水产品中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如鳕鱼、沙丁鱼、文蛤、章鱼、虾、蟹、龙虾、小龙虾、扇贝和牡蛎等。

沙门氏菌被认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肉类(尤其是禽肉)、蛋类及蛋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等很多食品都与沙门氏菌病有关。近年来,虹鳟、罗非鱼、大西洋鲑等鱼类和贝类甚至水体表面均有沙门氏菌的检出。

“本次事件中,越南生蚝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阳性,提示水产品尤其是生食水产品的致病菌污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周德庆说。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认为,水产品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并不一定导致食源性疾病,只有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几率。不同国家副溶血性弧菌标准限量不同,由于沙门氏菌致病力则较强,国际上通常要求在即食食品中不得检出。

“此次台湾地区食药署通报的越南生蚝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为2100 MPN/g,沙门氏菌阳性,如果生食该污染生蚝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非常高。”周德庆说。

周德庆建议,要严格控制水产品源头污染,确保养殖环境卫生;防止水产品源头污染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强化水产品市场的监管,加强贝类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消费者水产品食用安全意识,改善食用方式。消费者应尽量减少生食水产品,购买水产品时应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凭证。 查看全部
食药监总局:警惕生蚝微生物感染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付丽丽 2016-12-23


近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布消息,通报越南生蚝产品检出肠炎弧菌及沙门氏菌。21日,食药监总局发布2016年第16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对怎样防控风险等进行解读。

副溶血性弧菌(即肠炎弧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多分布于河口、近岸海水及其沉积物中。许多水产品中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如鳕鱼、沙丁鱼、文蛤、章鱼、虾、蟹、龙虾、小龙虾、扇贝和牡蛎等。

沙门氏菌被认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肉类(尤其是禽肉)、蛋类及蛋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等很多食品都与沙门氏菌病有关。近年来,虹鳟、罗非鱼、大西洋鲑等鱼类和贝类甚至水体表面均有沙门氏菌的检出。

“本次事件中,越南生蚝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阳性,提示水产品尤其是生食水产品的致病菌污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周德庆说。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认为,水产品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并不一定导致食源性疾病,只有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几率。不同国家副溶血性弧菌标准限量不同,由于沙门氏菌致病力则较强,国际上通常要求在即食食品中不得检出。

“此次台湾地区食药署通报的越南生蚝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为2100 MPN/g,沙门氏菌阳性,如果生食该污染生蚝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非常高。”周德庆说。

周德庆建议,要严格控制水产品源头污染,确保养殖环境卫生;防止水产品源头污染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强化水产品市场的监管,加强贝类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消费者水产品食用安全意识,改善食用方式。消费者应尽量减少生食水产品,购买水产品时应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凭证。

[转帖] 女性乳房中竟然存在微生物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4 次浏览 • 2016-12-30 15:51 • 来自相关话题

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地球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肠道微生物组,而且这一"器官"与我们很多身体特征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包括慢性疲劳以及脾气与体重的控制等等。
然而你可能没有发觉,女性的乳腺里也有大量的细菌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乳腺中的微生物种群特征可能会影响其乳腺癌发病的风险。

一般认为,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中仅有5-10%取决于遗传因素,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是否患乳腺癌绝大部分受到其它因素(例如年龄,其中,种族以及癌症病史等等)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从1960年至今,已经有研究表明怀孕以及母乳喂养等行为与患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反向相关性,也就是说,30岁以上还没有怀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其它人群。

最近,研究者们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认为乳汁中含有的微生物能够保护母亲免受癌症发病的影响,但此前一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乳房组织中确实有微生物的存在。

两年前,更有科学家们表示乳腺中不存在任何的微生物。

不过,2014年一篇文章横空出世,向这一说法发出挑战。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人类的乳房中确实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菌群,它们能够刺激周围的免疫细胞从而维持乳房组织的健康环境。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希望搞清楚乳房中究竟存在那一类的细菌,以及乳腺癌女性与健康女性之间在这一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他们分析了13名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的良性肿瘤患者、45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23名健康女性的样本。结果显示,患有乳腺癌中的女性其组织中肠杆菌、葡萄球菌、杆菌等等的水平有明显增高,而这些细菌都是被证明能够造成人类细胞DNA双链断裂。

而那些健康人的样本中含有大量的乳球菌、链球菌等等。

研究者们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确认那些特性类型的细菌能够帮助女性降低患癌风险,那么这将会是一个有效防治乳腺癌的方法。

相关结果发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上。
  查看全部
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地球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肠道微生物组,而且这一"器官"与我们很多身体特征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包括慢性疲劳以及脾气与体重的控制等等。
然而你可能没有发觉,女性的乳腺里也有大量的细菌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乳腺中的微生物种群特征可能会影响其乳腺癌发病的风险。

一般认为,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中仅有5-10%取决于遗传因素,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是否患乳腺癌绝大部分受到其它因素(例如年龄,其中,种族以及癌症病史等等)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从1960年至今,已经有研究表明怀孕以及母乳喂养等行为与患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反向相关性,也就是说,30岁以上还没有怀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其它人群。

最近,研究者们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认为乳汁中含有的微生物能够保护母亲免受癌症发病的影响,但此前一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乳房组织中确实有微生物的存在。

两年前,更有科学家们表示乳腺中不存在任何的微生物。

不过,2014年一篇文章横空出世,向这一说法发出挑战。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人类的乳房中确实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菌群,它们能够刺激周围的免疫细胞从而维持乳房组织的健康环境。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希望搞清楚乳房中究竟存在那一类的细菌,以及乳腺癌女性与健康女性之间在这一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他们分析了13名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的良性肿瘤患者、45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23名健康女性的样本。结果显示,患有乳腺癌中的女性其组织中肠杆菌、葡萄球菌、杆菌等等的水平有明显增高,而这些细菌都是被证明能够造成人类细胞DNA双链断裂。

而那些健康人的样本中含有大量的乳球菌、链球菌等等。

研究者们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确认那些特性类型的细菌能够帮助女性降低患癌风险,那么这将会是一个有效防治乳腺癌的方法。

相关结果发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上。
 

[转帖] 沐浴阳光--激活感染战斗T细胞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3 次浏览 • 2016-12-30 15:50 • 来自相关话题

阳光提供惊人的好处--它激励感染战斗T细胞
作者:菰逸晓玮 来源:来宝网 日期:2016-12-20
导读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关键字:  阳光 | T细胞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阳光通过一种独立于维生素D生产的机制激发了在人体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T细胞。
        他们的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科学报告”上,建议皮肤如何保持警惕,以防止许多微生物嵌套在那里。
        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Gerard Ahern博士说:“我们都知道阳光提供维生素D,这是对免疫力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阳光对免疫的完全独立的作用。维生素D对免疫力的一些作用可能是由于这种新的机制。
        他们发现,在太阳光线中发现的低水平的蓝光,使T细胞移动更快--标记第一个报告的人类细胞通过加快其速度响应阳光。
        Ahern说:“T细胞,无论他们是保护还是破坏细胞,都需要转移到他们的工作,这是到达感染的地方和编排响应”。这项研究表明,阳光通过增加其运动直接激活关键的免疫细胞。
        Ahern还补充说:“虽然维生素D的生产需要紫外线,这可以促进皮肤癌和黑色素瘤的生成,但来自太阳的蓝色光以及来自特殊的灯光是安全的”。
        虽然他们在实验室研究的人类T细胞不是特异性皮肤T细胞--他们从小鼠细胞培养物和人类血液中分离。他说:“皮肤在人类中有大量的T细胞,,大约是人数的两倍在血液中循环”。
        他说:“我们知道蓝光可以到达真皮--皮肤的第二层,这些T细胞可以在整个身体中移动”。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了蓝光如何通过跟踪光激活的分子途径使T细胞移动。
        驱动T细胞的运动反应是过氧化氢的合成,然后过氧化氢激活增加T细胞运动的信号通路。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合物,当白细胞感觉到感染以杀死细菌并调用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时,白细胞释放。
        Ahern说:“我们发现阳光在T细胞中产生过氧化氢,这使得细胞移动,我们知道免疫反应也使用过氧化氢使T细胞移动到损伤细胞中”。
        Ahern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了解这些发现的影响”。但他建议,如果蓝光T细胞激活只有有益的反应可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提供患者蓝光治疗,来提高其免疫力 查看全部
阳光提供惊人的好处--它激励感染战斗T细胞
作者:菰逸晓玮 来源:来宝网 日期:2016-12-20
导读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关键字:  阳光 | T细胞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阳光通过一种独立于维生素D生产的机制激发了在人体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T细胞。
        他们的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科学报告”上,建议皮肤如何保持警惕,以防止许多微生物嵌套在那里。
        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Gerard Ahern博士说:“我们都知道阳光提供维生素D,这是对免疫力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阳光对免疫的完全独立的作用。维生素D对免疫力的一些作用可能是由于这种新的机制。
        他们发现,在太阳光线中发现的低水平的蓝光,使T细胞移动更快--标记第一个报告的人类细胞通过加快其速度响应阳光。
        Ahern说:“T细胞,无论他们是保护还是破坏细胞,都需要转移到他们的工作,这是到达感染的地方和编排响应”。这项研究表明,阳光通过增加其运动直接激活关键的免疫细胞。
        Ahern还补充说:“虽然维生素D的生产需要紫外线,这可以促进皮肤癌和黑色素瘤的生成,但来自太阳的蓝色光以及来自特殊的灯光是安全的”。
        虽然他们在实验室研究的人类T细胞不是特异性皮肤T细胞--他们从小鼠细胞培养物和人类血液中分离。他说:“皮肤在人类中有大量的T细胞,,大约是人数的两倍在血液中循环”。
        他说:“我们知道蓝光可以到达真皮--皮肤的第二层,这些T细胞可以在整个身体中移动”。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了蓝光如何通过跟踪光激活的分子途径使T细胞移动。
        驱动T细胞的运动反应是过氧化氢的合成,然后过氧化氢激活增加T细胞运动的信号通路。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合物,当白细胞感觉到感染以杀死细菌并调用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时,白细胞释放。
        Ahern说:“我们发现阳光在T细胞中产生过氧化氢,这使得细胞移动,我们知道免疫反应也使用过氧化氢使T细胞移动到损伤细胞中”。
        Ahern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了解这些发现的影响”。但他建议,如果蓝光T细胞激活只有有益的反应可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提供患者蓝光治疗,来提高其免疫力

[转帖] 沐浴阳光--激活感染战斗T细胞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5 次浏览 • 2016-12-30 15:49 • 来自相关话题

沐浴阳光--激活感染战斗T细胞
作者:佚名 来源: Medicalxpress 日期:2016-12-20
导读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关键字:  T细胞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阳光通过一种独立于维生素D生产的机制激发了在人体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T细胞。
        他们的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科学报告”上,建议皮肤如何保持警惕,以防止许多微生物嵌套在那里。
        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Gerard Ahern博士说:“我们都知道阳光提供维生素D,这是对免疫力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阳光对免疫的完全独立的作用。维生素D对免疫力的一些作用可能是由于这种新的机制。
        他们发现,在太阳光线中发现的低水平的蓝光,使T细胞移动更快--标记第一个报告的人类细胞通过加快其速度响应阳光。
        Ahern说:“T细胞,无论他们是保护还是破坏细胞,都需要转移到他们的工作,这是到达感染的地方和编排响应”。这项研究表明,阳光通过增加其运动直接激活关键的免疫细胞。
        Ahern还补充说:“虽然维生素D的生产需要紫外线,这可以促进皮肤癌和黑色素瘤的生成,但来自太阳的蓝色光以及来自特殊的灯光是安全的”。
        虽然他们在实验室研究的人类T细胞不是特异性皮肤T细胞--他们从小鼠细胞培养物和人类血液中分离。他说:“皮肤在人类中有大量的T细胞,,大约是人数的两倍在血液中循环”。
        他说:“我们知道蓝光可以到达真皮--皮肤的第二层,这些T细胞可以在整个身体中移动”。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了蓝光如何通过跟踪光激活的分子途径使T细胞移动。
        驱动T细胞的运动反应是过氧化氢的合成,然后过氧化氢激活增加T细胞运动的信号通路。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合物,当白细胞感觉到感染以杀死细菌并调用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时,白细胞释放。
        Ahern说:“我们发现阳光在T细胞中产生过氧化氢,这使得细胞移动,我们知道免疫反应也使用过氧化氢使T细胞移动到损伤细胞中”。
        Ahern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了解这些发现的影响”。但他建议,如果蓝光T细胞激活只有有益的反应可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提供患者蓝光治疗,来提高其免疫力。 查看全部
沐浴阳光--激活感染战斗T细胞
作者:佚名 来源: Medicalxpress 日期:2016-12-20
导读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关键字:  T细胞
        阳光使我们能够制造维生素D,获得更健康的生活,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揭示获得一些阳光的另一个强大的好处。
        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阳光通过一种独立于维生素D生产的机制激发了在人体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T细胞。
        他们的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科学报告”上,建议皮肤如何保持警惕,以防止许多微生物嵌套在那里。
        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Gerard Ahern博士说:“我们都知道阳光提供维生素D,这是对免疫力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阳光对免疫的完全独立的作用。维生素D对免疫力的一些作用可能是由于这种新的机制。
        他们发现,在太阳光线中发现的低水平的蓝光,使T细胞移动更快--标记第一个报告的人类细胞通过加快其速度响应阳光。
        Ahern说:“T细胞,无论他们是保护还是破坏细胞,都需要转移到他们的工作,这是到达感染的地方和编排响应”。这项研究表明,阳光通过增加其运动直接激活关键的免疫细胞。
        Ahern还补充说:“虽然维生素D的生产需要紫外线,这可以促进皮肤癌和黑色素瘤的生成,但来自太阳的蓝色光以及来自特殊的灯光是安全的”。
        虽然他们在实验室研究的人类T细胞不是特异性皮肤T细胞--他们从小鼠细胞培养物和人类血液中分离。他说:“皮肤在人类中有大量的T细胞,,大约是人数的两倍在血液中循环”。
        他说:“我们知道蓝光可以到达真皮--皮肤的第二层,这些T细胞可以在整个身体中移动”。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了蓝光如何通过跟踪光激活的分子途径使T细胞移动。
        驱动T细胞的运动反应是过氧化氢的合成,然后过氧化氢激活增加T细胞运动的信号通路。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合物,当白细胞感觉到感染以杀死细菌并调用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时,白细胞释放。
        Ahern说:“我们发现阳光在T细胞中产生过氧化氢,这使得细胞移动,我们知道免疫反应也使用过氧化氢使T细胞移动到损伤细胞中”。
        Ahern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了解这些发现的影响”。但他建议,如果蓝光T细胞激活只有有益的反应可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提供患者蓝光治疗,来提高其免疫力。

[转帖] 一具17世纪的儿童干尸解开了天花的起源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9 次浏览 • 2016-12-30 15:49 • 来自相关话题

一具17世纪的儿童干尸解开了天花的起源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16-12-21
导读
         最近,研究者们通过研究一具生活在17世纪时期的木乃伊化的儿童尸体,似乎找到了"天花"的起源。
关键字:  儿童 | 干尸 | 天花 | 起源
        最近,研究者们通过研究一具生活在17世纪时期的木乃伊化的儿童尸体,似乎找到了"天花"的起源。
        如果这一研究结果能够得到证实,那么我们对于这一病毒的起源的理解可能将会被改写:这一疾病的最初产生可能要比我们以往认为的晚几千年。
        虽然天花病毒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即被消灭,但研究者们对于它的产生、毒性的爆发以及首次在人类中传播的方式仍不清楚。通过对这具被发现于立陶宛一座教堂地下室的儿童尸体的解读,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科学家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天花病毒的产生以及它是如何首次感染人类的",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Hendrik Poinar说道:"这项研究则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可能"。
        利用这具尸体进行天花病毒的研究完全发自于偶然。该研究团队当时正利用这具尸体进行病原体的分类研究,试图鉴别1600年代的主要病原体类型。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发现了天花存在的证据。
        尽管该儿童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花的发病特征,但研究者们还是能够鉴定得到天花的基因组信息,这是天花存在于世界上的最早的基因组证据。
        之后,他们比较了存在于这具儿童尸体上的天花病毒基因组与发生于1940年左右的天花病毒的基因组信息,并通过这一手段得到了天花病毒的进化图谱。他们发现所有目前正在研究的天花病毒都来自于1950年左右的一个共同的祖先。而在此之前,即天花是如何首次传播带人体的,我们仍不得而知。
        过去,很多研究表明在3000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就有天花的盛行,但这一结论仅仅是基于木乃伊上面的类似于天花发病后出现的疤痕而得到的,这说明以往的这些起源假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而最近的这项研究则表明。天花确实存在,但时间则要晚得多。
        相关结果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原始出处:This mummy's DNA might help us finally figure out where smallpox came from 查看全部
一具17世纪的儿童干尸解开了天花的起源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16-12-21
导读
         最近,研究者们通过研究一具生活在17世纪时期的木乃伊化的儿童尸体,似乎找到了"天花"的起源。
关键字:  儿童 | 干尸 | 天花 | 起源
        最近,研究者们通过研究一具生活在17世纪时期的木乃伊化的儿童尸体,似乎找到了"天花"的起源。
        如果这一研究结果能够得到证实,那么我们对于这一病毒的起源的理解可能将会被改写:这一疾病的最初产生可能要比我们以往认为的晚几千年。
        虽然天花病毒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即被消灭,但研究者们对于它的产生、毒性的爆发以及首次在人类中传播的方式仍不清楚。通过对这具被发现于立陶宛一座教堂地下室的儿童尸体的解读,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科学家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天花病毒的产生以及它是如何首次感染人类的",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Hendrik Poinar说道:"这项研究则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可能"。
        利用这具尸体进行天花病毒的研究完全发自于偶然。该研究团队当时正利用这具尸体进行病原体的分类研究,试图鉴别1600年代的主要病原体类型。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发现了天花存在的证据。
        尽管该儿童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花的发病特征,但研究者们还是能够鉴定得到天花的基因组信息,这是天花存在于世界上的最早的基因组证据。
        之后,他们比较了存在于这具儿童尸体上的天花病毒基因组与发生于1940年左右的天花病毒的基因组信息,并通过这一手段得到了天花病毒的进化图谱。他们发现所有目前正在研究的天花病毒都来自于1950年左右的一个共同的祖先。而在此之前,即天花是如何首次传播带人体的,我们仍不得而知。
        过去,很多研究表明在3000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就有天花的盛行,但这一结论仅仅是基于木乃伊上面的类似于天花发病后出现的疤痕而得到的,这说明以往的这些起源假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而最近的这项研究则表明。天花确实存在,但时间则要晚得多。
        相关结果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原始出处:This mummy's DNA might help us finally figure out where smallpox came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