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切口分类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386 次浏览 • 2017-01-19 14:01 • 来自相关话题

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如何调查?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5 个回复 • 450 次浏览 • 2017-01-19 14:00 • 来自相关话题

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持续质量改进表分享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35 次浏览 • 2017-01-19 13:59 • 来自相关话题

 

持续质量改进表记录表.png

 

外科换药的操作程序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3 次浏览 • 2017-01-19 13:57 • 来自相关话题

外科换药的操作程序

1. 洗手(按七步法,每步搓擦时间不少于10秒,擦手巾一用一换)
2. 戴帽、口罩
3. 洗手(七步法冲冼)必要时戴手套
4. 取换药包(应查有效期、化学指示带、指示卡)打开后置于治疗车上层台面
5. 取无菌敷料(不得跨越无菌区、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敷料准备完毕,将其中一把镊子放在敷料上层。
6. 将治疗车推至病人床旁,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暴露换药部位
7. 将上层弯盘打开后置于病人换药部位旁、弯盘腰侧紧贴皮肤,放置更换下来的敷料(外层用手,内层用镊子取下敷料)。
8. 取出上层镊子,夹取另一把镊子,创口以螺旋形消毒,注意消毒范围(距创口边缘5~10cm),两把镊子不可碰撞,覆盖敷料时注意纱布厚度(一般8~12层)。
9. 换药完毕后将2把镊子放在空弯盘内与盛敷料弯盘并排置于治疗车下层,安置好病人
10. 处理污物,将换药器具浸泡在金属型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浓度2000mg/L,时间大于30分钟),用消毒毛巾擦拭治疗车,由上而下
11. 洗手(同第一步)
注: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按清洁—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更换手套时必须洗手。           
院感科宣 查看全部
外科换药的操作程序

1. 洗手(按七步法,每步搓擦时间不少于10秒,擦手巾一用一换)
2. 戴帽、口罩
3. 洗手(七步法冲冼)必要时戴手套
4. 取换药包(应查有效期、化学指示带、指示卡)打开后置于治疗车上层台面
5. 取无菌敷料(不得跨越无菌区、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敷料准备完毕,将其中一把镊子放在敷料上层。
6. 将治疗车推至病人床旁,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暴露换药部位
7. 将上层弯盘打开后置于病人换药部位旁、弯盘腰侧紧贴皮肤,放置更换下来的敷料(外层用手,内层用镊子取下敷料)。
8. 取出上层镊子,夹取另一把镊子,创口以螺旋形消毒,注意消毒范围(距创口边缘5~10cm),两把镊子不可碰撞,覆盖敷料时注意纱布厚度(一般8~12层)。
9. 换药完毕后将2把镊子放在空弯盘内与盛敷料弯盘并排置于治疗车下层,安置好病人
10. 处理污物,将换药器具浸泡在金属型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浓度2000mg/L,时间大于30分钟),用消毒毛巾擦拭治疗车,由上而下
11. 洗手(同第一步)
注: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按清洁—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更换手套时必须洗手。           
院感科宣

[转帖] 日本研究称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 或使病人受感染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8 次浏览 • 2017-01-19 13:57 • 来自相关话题

日本研究称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 或使病人受感染
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网 日期:2016-11-15
导读
         据俄罗斯“圣彼得堡日志”新闻网11月12日消息,日本科学家称,近年来受欢迎度骤增的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可能会使病人受到感染。
关键字:  感染
        据俄罗斯“圣彼得堡日志”新闻网11月12日消息,日本科学家称,近年来受欢迎度骤增的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可能会使病人受到感染。
        科学家用21个月的时间对132台机器人医生及常用手术工具的污染程度进行了检测。之后又进行了3次清洁,以确认其表面是否仍有细菌残留。结果发现,现阶段医生还做不到对机器人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科学家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医生会增大病人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制定手术器具消毒的新标准,包括对由几部分组成的机械臂的消毒。 查看全部
日本研究称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 或使病人受感染
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网 日期:2016-11-15
导读
         据俄罗斯“圣彼得堡日志”新闻网11月12日消息,日本科学家称,近年来受欢迎度骤增的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可能会使病人受到感染。
关键字:  感染
        据俄罗斯“圣彼得堡日志”新闻网11月12日消息,日本科学家称,近年来受欢迎度骤增的机器人医生并不安全,可能会使病人受到感染。
        科学家用21个月的时间对132台机器人医生及常用手术工具的污染程度进行了检测。之后又进行了3次清洁,以确认其表面是否仍有细菌残留。结果发现,现阶段医生还做不到对机器人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科学家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医生会增大病人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制定手术器具消毒的新标准,包括对由几部分组成的机械臂的消毒。

介入手术算不算一类切口手术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5 个回复 • 374 次浏览 • 2017-01-19 13:56 • 来自相关话题

CHA手术风险评估表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4 次浏览 • 2017-01-19 13:55 • 来自相关话题

CHA手术风险评估表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实施手术名称: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ASA 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
I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0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
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1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 
           深层感染 

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内“”打钩“√”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

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        0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病情稳定;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1        
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1        P6:脑死亡的患者        1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        4.手术类别        
        1.浅层组织手术                
IV 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2.深部组织手术        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3.器官手术                
        4.腔隙手术                急诊手术        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师签名:                              巡回护士签名: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分)+麻醉ASA分级(  分)+手术持续时间(  分)=   分,NNIS分级:0-  1-  2- 3-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
一、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        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 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分值        手术切口        麻醉分级        手术持续时间
0分        I类切口、II类切口        P1、P2        未超出3小时
1分        III类切口、IV类切口        P3、P4、P5        超出3小时时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项  目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麻醉分级        P3        1        P4        1        P1        0
切口清洁度分级        II类        0        III类        1        IV类        1
手术时间        否        0        是        1        否        0
手术风险分级 NNIS                 1级                 3级                 1级


  查看全部
CHA手术风险评估表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实施手术名称: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ASA 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
I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0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
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1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 
           深层感染 

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内“”打钩“√”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

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        0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病情稳定;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1        
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1        P6:脑死亡的患者        1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        4.手术类别        
        1.浅层组织手术                
IV 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2.深部组织手术        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3.器官手术                
        4.腔隙手术                急诊手术        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师签名:                              巡回护士签名: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分)+麻醉ASA分级(  分)+手术持续时间(  分)=   分,NNIS分级:0-  1-  2- 3-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
一、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        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 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表1:分值分配
分值        手术切口        麻醉分级        手术持续时间
0分        I类切口、II类切口        P1、P2        未超出3小时
1分        III类切口、IV类切口        P3、P4、P5        超出3小时时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项  目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麻醉分级        P3        1        P4        1        P1        0
切口清洁度分级        II类        0        III类        1        IV类        1
手术时间        否        0        是        1        否        0
手术风险分级 NNIS                 1级                 3级                 1级


 

不同手术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587 次浏览 • 2017-01-19 13:29 • 来自相关话题

手术医院感染评估问题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390 次浏览 • 2017-01-19 13:23 • 来自相关话题

[转帖] 遏制手术感染并防范超级细菌,WHO建议这样做!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9 次浏览 • 2017-01-19 13:21 • 来自相关话题

遏制手术感染并防范超级细菌,WHO建议这样做!
作者:cath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6-11-04
导读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了旨在挽救生命、减少费用并遏制超级细菌蔓延的新指南——《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关键字:  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

Global guidelines on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点击图片下载全文】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了旨在挽救生命、减少费用并遏制超级细菌蔓延的新指南——《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简介
        《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包含29项具体建议清单,它是由20位世界知名专家根据26个综述的最新证据归纳而成的。指南于11月3日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其用意在于解决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对全世界病人和卫生保健系统带来的日益沉重负担。
        以前国际上并没有基于证据的指南,现有国家指南对证据和建议的解释不尽一致。新的世卫组织指南适用于任何国家,适合在当地调整使用,并考虑到现有科学证据的力度、成本和资源影响以及患者价值观和偏好。这些指南提出了感染预防方面的更详细建议,是对世卫组织广受欢迎的手术安全核对表的补充,后者提供了范围广泛的安全措施。
手术前后和手术期间预防感染
        该指南包括术前阶段的13项建议和手术期间及术后预防感染的16项建议。所涉及的范围从确保病人在术前洗澡或洗淋浴和手术团队采用的最佳洗手方式等简单防范措施,到在何时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刀口切开之前使用何种消毒剂以及使用何种缝合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
        指南指出,准备进行外科手术的人员必须洗澡或洗淋浴,但不必剃毛发,并且应当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为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而不要在手术之后使用。
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蔓延
        重要的是,该指南建议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这是阻止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一项关键措施。而与通常做法不同的是,手术后不应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抗生素耐药性会在细菌对使用该类药物发生反应并改变时出现。抗生素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发生,但在人类和动物间误用抗生素会加速耐药出现过程。
        抗生素耐药性让现代医学成就面临风险。没有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感染的抗生素,器官移植、癌症化疗和剖腹产和髋关节置换等外科手术会变得更加危险。这会导致更长的住院时间、更高的医疗费用和更多死亡。
        许多研究表明,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带来的危害。在四个非洲国家开展的一项试点研究表明,实施大量可供选择的新建议可使手术部位感染减少39%。在这些成功实例的基础上,世卫组织正在制定一份指导和工具包,帮助国家和地方当局将这些建议付诸行动。
        手术部位感染是因细菌侵入手术切口造成的。这一问题每年威胁到数百万病人的生命,并会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蔓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1%的手术病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感染。在非洲,高达20%的剖腹产妇女发生伤口感染,这危及到其健康状况和护理婴儿的能力。
        然而手术部位感染并不仅仅是穷国独有的问题。在美国,手术部位感染每年导致病人延长住院的时间超过40万个住院日,额外花费达9亿美元。 查看全部
遏制手术感染并防范超级细菌,WHO建议这样做!
作者:cath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6-11-04
导读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了旨在挽救生命、减少费用并遏制超级细菌蔓延的新指南——《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关键字:  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

Global guidelines on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点击图片下载全文】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了旨在挽救生命、减少费用并遏制超级细菌蔓延的新指南——《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简介
        《全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包含29项具体建议清单,它是由20位世界知名专家根据26个综述的最新证据归纳而成的。指南于11月3日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其用意在于解决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对全世界病人和卫生保健系统带来的日益沉重负担。
        以前国际上并没有基于证据的指南,现有国家指南对证据和建议的解释不尽一致。新的世卫组织指南适用于任何国家,适合在当地调整使用,并考虑到现有科学证据的力度、成本和资源影响以及患者价值观和偏好。这些指南提出了感染预防方面的更详细建议,是对世卫组织广受欢迎的手术安全核对表的补充,后者提供了范围广泛的安全措施。
手术前后和手术期间预防感染
        该指南包括术前阶段的13项建议和手术期间及术后预防感染的16项建议。所涉及的范围从确保病人在术前洗澡或洗淋浴和手术团队采用的最佳洗手方式等简单防范措施,到在何时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刀口切开之前使用何种消毒剂以及使用何种缝合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
        指南指出,准备进行外科手术的人员必须洗澡或洗淋浴,但不必剃毛发,并且应当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为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而不要在手术之后使用。
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蔓延
        重要的是,该指南建议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这是阻止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一项关键措施。而与通常做法不同的是,手术后不应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抗生素耐药性会在细菌对使用该类药物发生反应并改变时出现。抗生素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发生,但在人类和动物间误用抗生素会加速耐药出现过程。
        抗生素耐药性让现代医学成就面临风险。没有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感染的抗生素,器官移植、癌症化疗和剖腹产和髋关节置换等外科手术会变得更加危险。这会导致更长的住院时间、更高的医疗费用和更多死亡。
        许多研究表明,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带来的危害。在四个非洲国家开展的一项试点研究表明,实施大量可供选择的新建议可使手术部位感染减少39%。在这些成功实例的基础上,世卫组织正在制定一份指导和工具包,帮助国家和地方当局将这些建议付诸行动。
        手术部位感染是因细菌侵入手术切口造成的。这一问题每年威胁到数百万病人的生命,并会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蔓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1%的手术病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感染。在非洲,高达20%的剖腹产妇女发生伤口感染,这危及到其健康状况和护理婴儿的能力。
        然而手术部位感染并不仅仅是穷国独有的问题。在美国,手术部位感染每年导致病人延长住院的时间超过40万个住院日,额外花费达9亿美元。

请问:植入物手术一年后发生了SSI,算感染吗?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437 次浏览 • 2017-01-19 13:21 • 来自相关话题

外科换药操作流程图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5 次浏览 • 2017-01-19 13:19 • 来自相关话题

 

换药操作流程图.png

 

手术持续时间是75百分位,还是按以”3小时“为界来评分?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439 次浏览 • 2017-01-18 16:23 • 来自相关话题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困惑求解)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441 次浏览 • 2017-01-18 16:22 • 来自相关话题

关于乙状结肠造瘘口感染部位的分类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373 次浏览 • 2017-01-18 16:20 • 来自相关话题

关于腔隙感染的问题

回复

匿名用户 回复了问题 • 1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423 次浏览 • 2017-01-18 15:20 • 来自相关话题